三泰市金鼎大廈,一家叫做順輝的旅行社悄然進駐。旅行社規模不大,只租用了三間辦公室。
不久之后,順輝旅行社又租下金鼎商廈的一間倉庫。
旅行社需要這么大的倉庫,商廈物業方稍稍有點奇怪,不過自然不會管閑事。
興南縣玉橋市場,多了一家銷售消防器材的店。
店主是外地人,老板娘長的很漂亮,手段也很高明。據說很快就和縣里的一些領導攀上關系。
一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情在悄然發生。
只有極少數知情人才知道這些落下的棋子,在不久的將來,將會編織成一張網,網住很多大魚。
吉鋼群體事件發生后的第五天,何永貴的遺體火化,入土為安。
沒有按照當地的習俗等滿七天。從省里到市里,不停的有各級領導來勸說早點把喪事辦完。
最終,何家人答應下來。畢竟老爺子自己選擇的就是少給別人留麻煩。
何永貴的追悼會,按照家屬的意愿一切從簡。因為特殊情況,也沒辦法進行遺體告別。
但正如很多人預料到和很多人預料不到的那樣,程序很簡單,但場面卻一點也不簡單。
姜斌親自到場,并執意親自致悼詞。這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。宋淑婉張奇等人也代表國家紀委到場。
原本盼著能低調些的吉鋼領導們壓根沒有機會站到前面去。因為陸陸續續的有大人物到來。
不過最引人注目的,是汪同民的秘書代表汪書記出面,送來了花圈挽聯。
吉鋼的工人除了必須當班的,差不多都趕到殯儀館為何永貴送行。
因為人數太多,絕大多數人只能站在外面。黑壓壓的人群從殯儀館大門一直排到幾公里外。
沒有叫喊也沒有哭泣,人們只是站著,看著。
像一群沉默的工蟻。或者說,像一片不知深淺的海。
何永貴的死,被認定為工傷。因為在“生產事故”中表現突出,省政府和吉鋼集團都給予家屬高額的獎勵以及慰問金。
沒有人有異議。何永貴不止保護了吉鋼的工人,某種意義上來說,也保護了很多領導的體面以及前途。
針對何陽的通緝令已經取消。雙臂以及前胸嚴重燒傷的他依然不顧醫生的阻攔,參加父親的追悼會。
這個見慣生死的漢子并沒有表現得很悲傷。但那種冷硬的平靜,讓姜斌都覺得渾身不自在。
一個普通工人的追悼會,能有數萬人參加,能有一眾省市領導出面,讓外界震驚,也從側面證實了社會上的那些傳言。
在以后相當長的時間里,何永貴這個名字和吉鋼事件一起,被官方刻意淡化,被民眾津津樂道。
這是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企業體制改造大潮中,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資本敗退的案例。
表面上的文章,隨著何永貴的追悼會結束,就算告一段落。吉鋼的工人拿到應有的補償,開開心心繼續上班,生活。
這幾個月的經歷,只會慢慢變成茶余飯后的談資。
普通人嘛,是容易滿足的。因為健忘,也因為無奈。
追悼會后,魏宇晨師徒兩個來向何陽等人告別。他們這次吉北之行,所有拍攝的照片,所有的采訪資料,都被相關部門收走。
同時他們被告知可以帶薪休假。用領導的話說,這不是懲罰,也不是獎勵,而是保護。
兩個同樣不靠譜,同樣執拗的家伙自然不服氣。他們本來憋著一股勁,要好好寫一份關于吉北,關于吉鋼,關于陽光和陰影的深度報道。
但最終卻是白忙一場。
“這個u盤里,是一些比較有價值的資料,我們這段時間的心血都在里面。你幫我交給周書記吧。”
“我們是沒機會用了,周書記也許用的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