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看著臨海集團今年發展勢頭很好,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。還沒來得及高興,就卷入吳斌和周嚴的矛盾中。
李青山有自己的關系和信息渠道。對江省的局面也有自己的看法。
有限度的站隊,才是當前最佳選擇。
但隨著孔鎮陽失聯,李青山所希望的微妙平衡也被徹底打破。
無論是吳家還是別的什么人,要拿臨海說事兒,都是在玩火。
稍有不慎就會引火上身,被群起攻之。
不過悲哀的是,無論是誰把火燒大,李青山都會跟著倒霉。
有限站隊已經不可能。站一邊還有一半贏的機會。“中立”,則一定沒有好結果。
尤其唐萬兵的死,更是讓人細思極恐。
“這個小混蛋!”
李青山推開面前的文件,想到周嚴最近一直沒有聯系,忍不住罵道。
以他對周嚴的了解,既然提過兩次孔鎮陽的問題,絕對不會因為自己的冷處理而罷手。
沒有下文,那就一定又在暗中折騰。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弄出件大事。
周嚴可能調離興南的消息,李青山也有所耳聞。
他一直在等著周嚴找上門來。
三泰的項目后續怎么處理,王鵬飛對臨海的態度,包括以后大家的合作模式,都需要詳細談談。
可周嚴就是不見蹤影,似乎在和自己比耐性。
連郭老師都問過兩次周嚴的事
又拿起財務部門對海外業務部分的初步審計結果看看,不出意外的毫無用處。
除了關鍵地方換幾個數字,其余基本就是把以前的照抄一遍。
唯一有用處的,就是非洲兩個分公司新設立三級機構的報告。
語焉不詳的,往往是問題最大的。
這兩家子公司臨海只有五分之一的股份,設立的地方都是著名的鈷礦區。
和石油黃金鉆石這些比起來,涉及鈷礦,這已經超出經濟范疇。
作為航空航天以及軍事應用所必須的材料,鈷是國家的戰略資源,不是錢能衡量的。
“想拿這東西賺錢,這幫人喪心病狂到這種程度?”
再看看港島公司破產注銷的文件。不止程序不對,文件上的幾個簽名,連李青山這個外行都能看出像是同一個人的筆跡。
涉及上百億的資金流向,善后工作簡直如同兒戲。
事情剛剛過去幾年,人們似乎已經忘記臨海曾經有過這樣一個分公司。
李青山讓人事部門查過。不知不覺間,港島公司的中高層,竟然已經全部離開臨海集團。
和巨額資金一起,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。
終于,李青山拿起電話。
“老板,有何指示?”
電話中周嚴的聲音顯得很遙遠,還能聽得見轟隆隆的機器聲。
“你這家伙,跑到哪去了?怎么這么吵?”
“哈哈,我在工廠里呢。老板,等一會我給你回過去,現在聽不清楚......”
周嚴掛斷電話,抬頭看著面前不停轉動的大鐵筒。扯著脖子大聲問:“從這里上去就是生料庫?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