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佳公司的案子,從案情來說,一點都不復雜。
楊宇航白手起家,用六年時間,把美佳公司從一個三十幾人的小廠,做到國內乳制品產值第四,乳酸菌飲料銷量第一。
成為建寧乃至岳陵省的明星企業。
和這個時代所有出身草莽的民營企業家一樣,楊宇航野心大,膽子大。根本不滿足于眼前取得的成就。
尤其是隨著“入關”,國內經濟逐漸融入世界經濟的大舞臺之后。這些企業家甚至已經不再滿足于成為國內第一。
在一眾狗頭軍師和成功學大師的忽悠下,他們睥睨天下,自信膨脹,他們要站在世界的頂端。
不得不說,那一代的民營企業家們和后世的企業家相比,也許文化比不上,格局比不上,身價更比不上。
但他們的追求,卻甩后世那些所謂的企業家八百條街。
后世的企業家要玩金融,要賺輕松的錢,要用放貸把韭菜連根挖出來。
而楊宇航這一代企業家,至少想的是和全世界的大佬掰掰手腕。
雖然他們的結局大多不好,雖然他們被稱為原罪的一代。
時代成就了他們,時代也毀了他們。
他們沒有認識到,他們的“敵人”從來不是商場上的競爭對手,而是身邊那些貪婪的眼睛。
后世往往把他們的失敗歸咎為原罪。他們的發家史,不可避免的充滿灰色甚至黑色的東西。
這種說法,實際上是某些人刻意混淆視聽而已。
把真正的民營企業家和那些靠著攫取國有資產發財的蛀蟲混為一談,是愚弄大眾的手段之一。
楊宇航這樣的人,失敗是注定的。
但他們的失敗,絕不是因為“原罪”。而是他們沒有認清形勢,擺正位置。
其實,他們在權貴眼中,和那些下崗工人沒有本質上的區別。
都是“食材”。
如果一定要說區別,那普通牛馬算是主食,而他們,算是滋補品。
在他們認為自己初步取得成功,躊躇滿志的時候,就已經被寫在食譜上。
時代的局限性。幾乎沒人能在當時看清這一點。
楊宇航也沒有成為幸運的例外。
在他的領導下,美佳公司開始快速擴張,建立新的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,大手筆的廣告宣傳。
于是,很快便遇到所有高速擴張企業都會遇到的難題,資金緊張。
于是,“救世主”及時出現。
在市委書記王富民的引薦下,國外和國內的所謂財團紛紛找上門來,主動要借錢給美佳。
借款的利息不高,條件也不苛刻,只需要美佳的股份作抵押。
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。美佳的業績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由盛轉衰。
禍不單行,三馬奶粉事件,又讓乳制品行業陷入寒冬。內外交困之下,美佳無力償還債務。
殺人償命欠債還錢,天經地義。
如果事情到此為止,楊家最多是生意失敗,失去對美佳公司的控制權。不至于萬劫不復。
但閻王好過小鬼難纏。
背后操縱者只是想要美佳公司的渠道,實際干活的“小鬼”們卻想要趁機吞下楊家的所有資產。
美佳集團的資產,對巨鱷沒太多吸引力,卻能讓禿鷲和野狗們瘋狂。
建寧市政府最先出面,以不能讓優秀企業落到別人手里為由,讓某些人控制的建寧正康奶業全面代管美佳公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