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陽踩著梯子,在鴿子窩里放了幾把干草,扔了一些玉米粒,把雀鷹放了進去。
剛開始雀鷹對于新環境有些陌生,從窩里飛出來,反復幾次,后面就呆在里面了。
這會,羊圈里冒出了滾滾濃煙,白氣順著圈門滲出來。
蘇陽走過去看了看,羊圈里生了一堆火,一只老母羊正趴在草堆里咩咩的叫著,陳二蹲在地上加著柴,屋里暖和和的。
“陳叔,這羊是不是要生了?”
“是的嘛,估計過一會就差不多了,一只蹄子出來了。”
陳二回來笑笑,給羊接生不是什么難活,基本上也不用幫什么忙,就是時間長了頭出不來就幫忙拽一拽。
“陽子,你再抱點柴過來,羊羔子生下來怕冷。”
“好嘞!”蘇陽心里一喜,立刻往柴堆里跑去。
以前蘇陽小時候也在家里見過羊產崽,轉眼間已經十好幾年了。
蘇陽抱著柴來到圈里,這母羊一邊生,一邊嘴里還嚼著草,這心可真大。
阿力普說,這只老母羊是部落里最能生的羊,兩年能產三窩,最低是兩只,最多的是三只,算下來已經生了五窩崽了。
蘇陽在圈里扒拉著火苗,等了一會,羊羔子的兩只蹄子就伸了出來,隨后露出了頭。只要頭出來,剩下的就快了。
十來分鐘后,第一只羊羔子就生了出來,渾身濕漉漉的,軟趴趴的窩在地上。老母羊不停地舔舐小羊身上的黏液,半個小時后,羊羔子身上干了,就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。
隔了一會,第二只羊羔子就順利的出來了,陳二捏了捏母羊的肚皮,驚喜道:“還有一只!”
果然,第三只在過了一會后,也慢慢伸出了頭。一共三只羊羔子,其中兩母一公,母羊總歸是好的,以后又可以多兩個傳宗接代的。
三只羊羔子在羊圈里慢慢變的活潑起來,陳二和蘇陽才走了羊圈,在外面抽了根煙。
“陳叔,等明年暖和了,我會再買一些羊崽子,湊夠三十只,到時候公家會給一些補助,你到時候缺人手的話就說,咱們再雇個人。”
陳二樂呵呵的:“沒事,我一個人就行,花那錢干啥。”
蘇陽從兜里掏出兩百塊錢,“陳叔,這個月的工錢你拿著,以前只是喂喂豬,現在又加了這些個羊崽子,活也不少,兩百塊錢你別嫌少。”
陳二看到兩張大鈔,激動的連忙推辭:“哎呦,我也沒干多少活,你這也太多了。”
“不多,收著吧。”
陳二不好意思的接過錢,眼里包著淚,一把年紀了,沒想到還能賺到這些錢。現在家也有了,也有活干了,日子也不孤獨無聊了,等再干半年存點錢,到時候就想再找個老伴兒了。
蘇陽拎著化肥袋子來到了北大窯,大家一邊聊天,一邊干活。蘇陽掏出袋子里的石頭往案板上一放,還從卡布提家里帶回了一些工具,蘇陽便開始雕刻起來。
“陽子,你這是干啥呢?雕花呢?”二嬸子一臉好奇的看著。
“這可不是就是雕花的嘛,你啥時候會這手藝了?”劉小成也一臉疑惑的走了過來:“咱們村好像也沒有人會這玩意吧。”
“當然是自學的嘞,以后河床上出的料子賣給外國人,就得先雕出來,能多賣點錢。”蘇陽解釋道:“你們有沒有認識會這手藝的,到時候也能到咱們這上工,有工錢。”
“你別說還真有,吉亞鄉有一個親戚,就在一個小玉器廠上班的,現在快倒閉了,頭年里正在家找活呢。”二嬸子忽然想起來,“你二叔老姑家的就是干這個的,過了年我跟他說說,興許能來。”
“那行,二嬸子幫忙回頭問問。”
“好,放心吧,那家伙手藝也是沒的說,還得過大獎呢。”二嬸子開始啰啰嗦嗦的講了起來,現在有一些國營玉器廠生存挺難的,因為西北地區政策實施的較晚,一是面臨私有化改制,有些工人面臨下崗。二是技術性淘汰,老式的玩意已經跟不上時代了。
到時候可以找一些有經驗的工匠,負責雕刻出口,學習老鄭老郭那種模式,從貨源到出口一條龍,快速走通國際市場這條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