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陽在一旁聽到想笑,沒想到精明半輩子的三叔,現在也有被人盤的時候。
蘇陽倒是沒有想到,那園子的老板守信把門票降下來了,倒是把鏟子錢給漲了上去,確實是商業鬼才。
好言難勸該死的鬼,蘇陽也懶得再跟他們費口舌,等撞到南墻就知道回頭了。
順子來到了村里的小賣部,大手一揮賣了一箱牛奶,提著回到家里,有錢了也想嘗嘗奶是啥味。
剛進門,順子就往把牛奶往桌子上一放,秀娟正在掃地,拎著掃把走了過來:“順子,你哪來的錢買牛奶?”
“干活掙的唄。”順子往椅子上一趟,“媳婦我跟你說,以后咱家慢慢就錢了,等湊夠了罰金,咱還能再生一個。”
秀娟捏著錢一臉茫然,正準備逼問時,順子取出一包牛奶塞到她嘴里。
“媳婦多喝點,喝啥補啥。”
秀娟下意識撇了眼自己的胸脯,嘟囔了一句:“咋?嫌小啊?嫌小找別人去!”
順子一臉冤枉:“不是媳婦,我的意思是喝牛奶補補營養嘛。”
隨后順子拉著秀娟來到里屋,把門一關,從兜里掏出一個鮮紅的衣服,“媳婦你快穿上,咱趁熱打鐵....”
“滾,大白天的不要臉。”
.....
下午時分,蘇陽就在家里幫忙汆丸子。
家里的土灶已經銹壞了,讓村里的王拐子給補了一下,把鍋底給焗上了一塊補丁,將就著還能用兩年。
蘇老漢蹲在灶臺下面燒鍋,蘇老娘在和好面,蘇陽端著一盆子胡蘿卜來到石臼旁,把胡蘿卜用石錘給錘成碎泥。
最后跟面粉和在一起,加上蔥姜蒜沫,就可以汆丸子了。
“他爹,鍋底下的火小一些。”
炸丸子的時候最忌諱兩件事,一是火頭大,容易把丸子炸黑,導致外熟里不熟。
二是在炸丸子過程中說話,這是老祖宗傳下來不成文的規矩,中途說話會得罪灶王爺。
在山東農村對灶王爺是最尊重的,家里有土灶的,基本上都會在鍋門口貼上一張灶神像,逢年過節的時候都會插上三炷香。
蘇陽幫忙從外面撿來一些柴火,看到路上有些人已經開始走動了。一般等到天傍黑的時候,村里的老爺們就會開始聚會了。
“陽子,今年聚會的時候,別沒大沒小的,跟同輩的坐一桌,該敬酒的時候要敬酒....”
蘇老漢填完柴火,來到院里,不停的跟蘇陽嘮叨著聚會的事情。
蘇陽也是一個耳朵聽,一個耳朵冒。
“行了,我又不是三歲小孩了,再說了,今年要不是二老爺爺讓我去,我才懶得去,。”
“你懂個屁,你沒成家就讓你去,這是咱們家族的榮耀。”
“拉倒吧,咱都遷戶口了,咱就是外人,等過了年去我姥爺家走完親戚,咱就該回去了。”
蘇老漢聽到這些話,心里也是不得勁,當初要不是為了生計,誰會舍棄祖宗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