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過飯后,蘇陽回到屋里,屋里的炕燒的熱乎乎的,墻上都冒汗。
脫掉襪子剛準備翻開武俠小說看幾章時,電話忽然響了起來。
“喂,是我,請問你是....”
“對的對的,鑒定各種石料,百分百正確率,可以簽訂合同....”
在電話里聊了幾分鐘,信號雖然斷斷續續的,但是能聽得清楚。
掛完電話,蘇陽得意的將手里的書扔到了一旁。
“沒想到廣告還挺有效果的。”
對方是建設路上的一個玉飾品門店老板,說店里有五百件的玉制品,大部分是玉鐲和玉佩,還有一些小擺件之類的東西,想通過鑒定和其他的門店有所區別。
最重要的是得到玉石鑒定證書,這就讓消費者心里有了保證。
哪怕是不懂玉石的小白,看到鑒定證書后,也能放心的購買。
非原石料的鑒定,工作就簡單多了,起碼都是明料,只需要標明玉制品的種類、產地、稱重和編號就好了。
對于這種成品,蘇陽自然不會按照重量來談價格,蘇陽躺在床上,望著屋頂上的橫梁發呆。
“明天去馬學五那里參考一下,玉雕的收費標準吧。”
剛想睡著,蘇陽的手機又響了起來,這次是那個廣東的“炒家”阿文。
“靚仔啊,哦的兩千公斤料子已經準備好了,這兩天就要發過去了,到時候麻煩雷接受一哈啦。”
“墨問題啊!”
....
第二天早晨,蘇陽就早早的起床,從廚屋里拿了一個饅頭就來到了豬圈。
陳二已經拉著地板車去了村廣場上的石碾子磨魚粉去了。
蘇陽往騾圈里看了一眼,已經空空如也,看來還是晚了一步。
畢竟這會是農忙時節,村里用騾子的人多,只能排隊等別人用好了再牽來,而且還要根據畝數付點錢給村里,就當是給騾子的草料費了。
陳大明超市門口,無論什么時候都會聚集著一些人。
幾個人圍著碾盤,捂著鼻子,看著磨成粉的魚干后知后覺。
“我說陽子前段時間撈死魚干嘛呢,原來是做牲口飼料,你說我以前怎么沒想到呢。”
“這陽子的腦子怎么這么好使,這招都給他想到了。”
“這死魚磨成粉之后,別說豬了,就是羊跟雞鴨鵝吃了,那也得長膘啊!”
眾人看著磨成粉的飼料,跟著七嘴八舌的,看到蘇陽來了,紛紛打聽起來,隨后趕緊回家套地板車去了,也想去庫蘭河那邊去撈些死魚過來。
不過回頭一想,現在村里的騾子都被牽走犁地里,就靠兩條腿,那兩百里的路,得跑到猴年馬月啊。
“唉,你說吃口屎,都趕不上熱乎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