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記者微微笑,對著鏡頭說道:
“你瞧,說的多好啊,就這么一個樸實的青年,居然心系村民,將自己的利益放在腦后,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!”
蘇陽尷尬的笑笑。
李記者又問道:“蘇陽同志,那么您一個人出了這么多的錢,為村民修上了寬闊的大馬路,您當初是怎么想的啊?不心疼這些錢嗎?”
蘇陽似乎領悟到了回答的要領,也是對答如流。
“我們村是遷移戶,在政策上享受了不少的好政策,在這里要感謝政府的關懷,感謝領導的照顧。”
蘇陽頓了頓又說:“我們村前兩年靠著采玉為生,不求大富大貴,但也能維持溫飽,但是現在政策變了,大家手頭上錢少了。俗話說,要想富先修路,我就自掏腰包,給大家先把路修起來,讓政策的春風吹進來,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,這樣俺們村就能打贏脫貧致富的攻堅戰,全面跑步奔小康,迎接暫新的21世紀...”
蘇陽洋洋灑灑的說了一大堆,周圍人聽的一愣一愣的。
“臥槽,陽子說的這話真好聽,跟新聞聯播似的。”
“這你就不懂了吧,覺悟是跟著錢包走的,有錢了,那思想覺悟就上來了。”
“你瞅瞅,這說的比唱的都好聽。”
大家伙低頭議論著,李記者聽得也是入了迷,沒想到一個農村巴郎子,還有這樣的思想覺悟,就是和田地區的大領導,也扯不出這些道道。
說罷,蘇陽清了清嗓子,湊近李記者,悄聲說道:
“李記者,要不今天就到這吧,我撿好聽的都說完了,你回去剪剪用唄。”
李記者輕咳了兩聲,神色一變,義正嚴詞道:
“蘇陽同志,你說這話是什么意思,我們大老遠的跑到這來,不就是為了拍攝真實的喬木村,記錄真實的勞模生活嘛,你這顯得我們弄虛作假了....”
“我這好聽的都講完了還不行啊,你這不....本來就是弄虛....”
蘇陽話沒說完,就被張軍拉住了,對李記者笑笑:“不好意思啊李記者,這巴郎子啥都不懂,我來做作他的思想工作。”
隨后張軍將蘇陽拉到一旁:“你小子咋個回事,這采訪是要上電視的,還要登報紙的,多少領導都看著呢,剛才說的不就挺好嘛,領導多愛聽啊。聽你張叔的,就按照剛才那種狀態,好好配合工作,這對你是好處的。”
“行吧,張叔,我知道了。”
蘇陽無奈來到李記者面前,咧嘴笑了笑:“李記者,你還有啥問題,盡管問吧。”
李記者收起小表情,看向攝像機:“觀眾朋友們,我們剛才聽到的是一個樸實農民的心里話,接下來我們將跟隨鏡頭,記錄勞模的一天工作。”
記錄一天的工作?
蘇陽愣了愣,采訪變成真人秀了?
“行吧,拍就拍吧。”
隨后鏡頭朝著蘇陽舉了過來,面對著鏡頭,蘇陽一時半會不知道干些什么了。
“哈孜,我他娘的現在該干什么了?”
哈孜克跟話劇演員一樣邁著四方步走過來,來到蘇陽面前,端著一副播音腔:“陽哥,咱們現在該去北大窯視察工作了!”
“視察工作?對。”蘇陽看向鏡頭介紹道:“這位是哈孜克,是我的助理,現在我們就一起去北大窯鑒定所看看。”
隨后,蘇陽和哈孜克走在前頭,身后跟著一大幫人。
被張軍給攔下來,讓他們各回各家了。
在鏡頭下,蘇陽帶著他們分別參觀了北大窯鑒定所,觀看了工人鑒定玉石的場景。
隨后又來到了羊圈,拍攝了蘇陽喂羊喂豬的場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