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幾個大學生卻顯得神情緊張,眼巴巴的等著劉小成出題呢。
還是老樣子,從屋里隨機找了十塊料子讓大家鑒定。
這次并非是白玉,而是有色料種。
塔青、墨玉、碧玉、紅瑪瑙、紅糖玉、青花玉、紫羅蘭等。
這次大家看到料子,明顯長舒了一口氣,看樣子都胸有成竹了。
看著這些料子顏色各異,很好分辨大類,但事實上,難度相對上次更高了。
就拿青花玉來說,就分為一線天、聚墨青花、散墨青花、點墨青花、唐三彩等小門類。
另外還有糖玉中的黃糖、紅糖、黃金糖、糖白、青糖、紅沁、黃沁等,顏色都是紅糖主色調,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區別,就要根據玉質的結構來判斷了。
這樣一來就復雜多了。
方倩和黃小蛾他們各自掏出手電筒,來到玉料前仔細分辨。
這次他們沒有想著再拿課本對比,而是憑借這幾天掌握的實踐知識進行判斷了。
方倩攥著手電湊近第三塊料子。
青黑表皮在冷白光下泛起綢緞般的光澤,她正要標注“塔青“時,突然“咦“了一聲。
燈光斜切進玉料時,墨色基底里竟游動著細密銀砂,這不是塔青,而是墨玉特有的石墨鱗片結構。
“聚墨青花帶銀砂!“
方倩得意的在紙上寫了下來。
黃小蛾這川妹子舉著放大鏡貼住第七塊玉料,糖白玉肉上潑灑的點墨,正隨角度變換暈染出山水意境。
“方倩,你看這云霧狀的擴散…“
一旁的劉小成咳嗽了兩聲:“咳咳...不要交頭接耳嘛。”
圍觀的大家伙也跟著嘖嘖道:“小成還真像那么回事,還挺嚴格哩。”
等過了十分鐘,劉小成敲了敲桌子,示意時間到了。大家陸續將手里的本子交了上來。
二嬸子和蘇陽他們接過來看了看。
昏黃的光暈里,五張寫滿標注的作業紙在蘇陽手中簌簌作響,二嬸子攥著鉛筆頭,在“墨玉“和“青花玉“間來回游移。
“這塊錯得可惜了嘛。“
蘇陽指尖點著方倩的作業紙,“塔青和墨玉雖同屬青黑系,但塔青透光可見金沙紋。“
他從窯里拿出一塊拇指大小的玉石,手電光穿透玉料的剎那,細碎金芒如同撒在夜幕里的星子。
黃小蛾突然“啊呀“一聲,扯著方倩的袖口直跺腳:“哎呀完了,這個我給搞錯了!”
五個人中,有三個人都寫對了九塊料子。
另外兩個人由于不是鑒定專業,所以錯了兩三道。但是相比上次來說,已經是相當不錯了。
“很不錯嘛,雖然都沒有人能夠滿分,但是學習的態度不錯,既然這樣,那咱們下次一起去河床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