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時分,蘇陽醒來后在院子里溜達了一圈,晨時的空氣格外新鮮,蘇老娘早早做好了飯,農村人吃飯比較早,大家趁著太陽沒出來前,去地里干一會農活。
一大早就看到外面來了一伙人,在村里的廣場上拉起了條幅,擺上了幾張桌子,還放了幾袋棉花種子。
條幅上寫著“發展棉花種植,打贏九五計劃”。
根據歷史線的進程,蘇陽大概猜到,應該是農業局來村里宣傳種植棉花的。
也就是今年,瑪納斯河流流域的試種棉花取得了巨大成功,加上國家對棉花的極度缺乏,便將棉花納入“九五計劃”當中,并在南疆和北疆重點普及推廣。
由于棉花的產量和價格相對于甜菜、油葵、小麥更值錢,而且更方便管理,所以便逐漸普及起來,成為西北地區最主要的農作物。
張軍在廣場上給大家端茶倒水,東問西問的了解棉花這個新鮮的品種。
在大家一臉好奇的目光下,講解員給大家挨個解釋,顯得格外熱情。
1996年的時候,南疆才開始大規模的普及,晚一年后,北疆才開始大規模種植。
棉花推廣成了那幾年最重要的大事。
各地的推廣員都有很高的指標,農業局都開始向文化局借調人了,經過簡單的培訓后,就開始下鄉宣傳了。
而且當時還會免費提供一部分種子,等你嘗到了甜頭,再自己出錢購買,價格也偏低。
蘇陽走到廣場上,從人群中看到了一張熟悉的面孔,正是文化局宣傳科的王桂芹。
蘇陽想躲,不過也來不及了,對方已經朝著自己走來了。
“蘇陽同志好久不見,沒想到今天在這里見到你了。”
王桂芹落落大方,沖蘇陽打了個招呼。
蘇陽也笑著回應。
“是啊,挺巧的,你們這是幫農業局干活來了?”
“上面有指標,讓我們負責洛浦鄉的棉花宣傳工作,第一站就來你們村了,我們在局里都聽說喬木村的故事了,一直都想來這邊看看。”
蘇陽自然心里有些自豪,能讓一個普通的小村子走進大家的耳朵,作為推動者之一,蘇陽很高興。
“喬木村歡迎你嘛,等你工作結束了,我帶你在村子里轉轉。”
“好啊!”
兩個人說著,來到他們的宣傳點。
大伙這會正是吃早飯的時候,看到外面來了幾個城里娃娃,又聚攏過來看熱鬧。
二嬸子好奇的問道:“同志啊,俺這戈壁灘上,能種出棉花?”
“是啊,地里干的很嘛,風沙大,能成材嗎?”
“一畝地能賣多少錢啊?俺們去哪賣啊?”
大家自然認識棉花這個品種,地里也有人零零散散種了幾畝,但要是全都種成棉花,對農民來說太冒險了。
大家都知道,雞蛋不能同時放在同一個籃子里,要是棉花今年賣不上價,那就是全部折在手里了。
王桂芹經過了培訓,對于大家的這些問題,心中也都有答案,擺擺手讓大家安靜下來,隨后開口道。
“鄉親們,這是咱們農科院最新研究成功的新陸早4號,是咱們兵團農七師農科所培育成功的,畝產能達到250公斤!”
250公斤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