瞬間精神多了。
沒多久,老楊他們穿戴整齊,手里拿著化肥袋子準備下地摘西瓜。
來到院里一看,頓時一愣:“巴郎子,院里的石頭呢,怎么都沒了?”
“那個...早晨起得早,叫人先給送走了,省的收多了料子,路程遠的話也不好拉。”
“那就行,不是遭賊就行。”老楊緩了口氣,“俺們這邊潑皮無賴也不少,有些人專門不干好事,還經常糟踐地里的西瓜,這么大的西瓜妞,說掰就給掰了,喪良心!”
“老叔,哪里都有這樣的人,最好是看著點,等過兩年咱們這邊的高速公路通了車,咱們的西瓜就能拉到內地賣,到時候價格還漲不少呢。”
老楊種了幾十年的西瓜,價格一直都那個死樣,也不想著能掙什么錢了,能養活一家人就行。
“要真有那一天就好了。”
蘇陽笑笑:“放心吧,會有的。對了老叔,你們這是去地里摘西瓜?”
“是的嘛,天天都要摘,不摘就熟過了,到時候就爛在地里了嘛。”
“那我跟你們一塊去吧,我在家閑著也沒事。”蘇陽扯了扯衣服,也幫忙拿上了幾個袋子。
“行嘛,去地里看看。”
老楊的兒子拉著地板車走在前頭,蘇陽跟老楊,還有老楊媳婦走在后面。
兒媳婦在家給小孩做飯,就沒有去。
走了沒多久,就來到了西瓜地,蘇陽看著地里茫茫無邊的西瓜秧,在清晨的薄霧下,油綠而深邃。
田間地頭上早已經站滿了人,大家三三兩兩的站在自家地里開始摘瓜,扛瓜,運瓜,拉瓜。
一大早就格外繁忙。
一車車西瓜停在地頭的小路上,陸續往外拉去,前往不同的地方去賣。
當然也有幾輛大卡車停在村口,是公家給找的銷路,統一收購往外運。
因為現在運輸不方便,保存條件也有限,運出去的成本比較高,所以價錢比市場價還要低幾分,很多人寧愿多跑腿,也不愿低價賣。
但是那些大卡車,每次還是能收滿車,沒辦法,這里的瓜地實在是太多了。
蘇陽跟著老楊來到地里。
老楊媳婦挽起褲腿走進西瓜秧,用一根小棍扒拉來西瓜葉,碰到大瓜,就彎腰拍了拍。
聽聲音就能判斷西瓜的成熟度。
要是拍著發出“崩崩崩”的聲音,基本上就熟了,要是發出“踏踏踏”這種軟綿綿的聲音,基本上沒熟。
實在判斷不準,就用指甲蓋掐掐西瓜皮的屁股,熟的容易掐進去,還很清脆,不熟的能掐出印子,不清脆。
這跟判斷玉石料子一樣,各有技巧。
蘇陽以前也山東老家的時候,也跟著家里老人摘過瓜,多少懂一些。
多少也能挑出一些保熟的瓜來,但也有很多的瓜,自己也弄不準。
只是可惜,自己的系統無法掃描瓜的成熟情況。
蘇大嬸摘好了瓜就聚堆放在一旁,先挑保熟的瓜,這茬賣掉,下一茬就熟了。老楊腳傷剛好,就在地頭上幫忙整理地板車,他兒子就來回往地板上扛西瓜。
蘇陽也跟著幫忙來回搬。
兩個人沒跑幾趟,就裝滿了整個地板車。
這會,天也已經放亮了,陽光驅散了地里的晨霧。
蘇陽一錘頭敲碎一個西瓜,掰著西瓜皮啃了起來。
老楊的兒子便拉著西瓜,按照蘇陽給的地址去城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