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那邊店里招了人,但還有很多事情都需要來咨詢古麗。
“行,我有空就會過來嘛。”
隨后兩個人一起回到了店里,蘇陽便騎車準備回去了。
喬木村最近也很熱鬧,張軍帶著人在村里四處測量畫規劃圖,廣場上也有不少人圍著棉花宣傳攤問東問西。
剛來到廣場上,王翠芹便走了過來。
“蘇陽,得有好些天沒見你了,聽說你去了墨鈺縣,那邊棉花推廣的怎么樣了嘛?”
蘇陽下了車,笑著搖搖頭。
旁邊農業局的同志回答道:“你不知道啊,墨鈺縣都是旱地、鹽堿地,種不成棉花,那邊自然也不會有人去做工作。”
“哦,原來是這樣啊。”
不過蘇陽卻笑呵呵的說道:“同志,話可能說太早,墨鈺縣地廣人稀,要是改造好了之后,說不定以后就能種棉花了嘛。”
“那我可不信嘛。”
蘇陽仰著嘴角也沒解釋,隨后問道:“這幾天你們工作開展的還順利不?”
“還行,比我們想象中順利。”王桂芹指了指桌子上的登記單:“現在咱們村已經有兩百多戶簽字了,一共一千多畝地。”
兩百多戶,已經是村子的一半了。
能做到這個程度,已經很不錯了。
整個南疆沃野千里,要是有一半以上的棉花種植,那就是相當大的規模了。
蘇陽指著單子:“給我家也登記上,報上五畝吧,也不能光種棉花,蔬菜糧食什么的也不能少。”
“行啊,我這就給你寫上。”
蘇陽隨即又簽上字,摁了一個手印。
下午的時候,蘇陽就比較閑了。
在北大窯里跟大家聊天拉呱。
幾個大學生現在住在北大窯,把這里都當成家了,幫忙做一些鑒定工作,以及幫熱巴嫂子做做飯。
現在他們一邊實踐學習,一邊寫自己的實踐論文。
這算是第一批科班出身的玉石人才了,蘇陽也是盡力關照,知無不答。
本來他們過兩天就要回學校了,但是他們又打了申請報告,說什么時候寫好論文,什么時候回去。
蘇陽也沒有意見,既然他們想留在這里,那就留在這吧。
以后北大窯擴大規模,無論是經營上還是專業上,都有他們的用武之地。
目前北大窯的發展一直不錯,現在加了幾個人之后,仍舊是忙不過來。
鑒定的單量又多了起來,大家都開始義務加班了,但這也不是長久之計,時間長了,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。
蘇陽趁抽根煙的功夫,來到外面跟劉小成探討了一下未來北大窯的發展。
“小成哥,現在咱們的活多不多,要是撐不住的話,要不再招幾個人?”
“陽子,我正想跟你說這個事呢,前段時間不是剛招了幾個人嘛,沒過多久,現在又不夠用了。”
蘇陽也看過了賬目和單子,現在不光是來自南疆的料子,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青海,以及全國各地的。
他們不遠千里的送到這來是圖什么?
給他們的料子鍍金來了。
這件事大家心里都清楚,就是為了要那個鑒定證書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