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過了多久,蘇陽回過神后,看向一臉困意的大家,笑了笑:
“大家都快回去睡吧,明天去隔壁的博格達爾村,那里也有兩百多戶,也有得忙了!”
大家起身,沒有說話,揉了揉發酸的脖頸,回到隔壁的屋子去睡覺了。
“陽哥,你沒事吧?”
哈孜克似乎察覺到蘇陽有些不對勁,低聲問道:“陽哥,剛才那個扎馬尾的就是前嫂子吧?”
蘇陽怔住了,拍了下哈孜克:“娘的,什么前嫂子,別瞎說,你嫂子只有一個,沒其他嫂子。”
“嘿嘿,行。”
第二天早晨,雞鳴狗叫。
大家陸續起床在院里的井臺上洗漱,女同志們拿著茶缸子刷牙,大家都住在一個院里,起床就能碰面,這種感覺還挺奇妙的。
林曉倩幫忙遞過來茶缸子,“這是村里送過來的,知道你沒帶,我多要了一個,你用吧。”
“謝謝你曉倩。”
蘇陽接過茶缸子開始洗漱起來,老楊也來到了院里,叫大家一起去家里吃飯了。
“今天家里貼了鍋餅,煮了稀飯,一家腌的西瓜醬還有黃瓜,大家別嫌棄,填飽肚子就行。”
蘇陽漱漱口吐出來,牙刷在茶缸子里攪了攪,“楊叔說啥呢,我們也都是土包子,有口吃的就不錯了,哪還挑三揀四的。”
“是啊,出門在外要發揮艱苦奮斗的作風嘛!”王桂芹也說道。
大家跟著老楊回到家里吃過飯,收拾收拾便去了隔壁的村子。
這個村子相對較小,七八里路就到了,基本情況和旺什村差不多,大家的思想工作也都自己建設好了。
這些日子,改良土壤和推廣棉花的事情早已經傳的人盡皆知了,如今大家吃飯都在閑嘮這件事。
再加上現在蘇陽是拿到了官方授權,完全是合規合法的,相當于是有政府兜底,大家也沒什么好怕的。
剛進村子,村里的書記就在等著了。
還給他們切好了西瓜,也沒什么好招待的,只有甜掉牙的西瓜了。
簡單的客套了一下,隨后便拉開幾張桌子開始工作了。
大家伙也都很自覺的排起了隊,登記起來也很快,別看他們人比旺什村的少,但是地可不少,人均三十畝左右,旱地本就不值錢,加上天然的地廣人稀優勢,所以家家都是大地主。
在大家登記的時候,蘇陽則來到村里的書記家里,借用電話給陳大明的超市打了一通電話。
這會大家都在廣場上忙著打秸稈碎料,陳菊接到電話站在門口喊了一聲,六子就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。
“六子電話,陽子的....”
“來了!”
六子拍了拍身上的塵灰,接到電話喂了兩聲,這兩天聽著機器的聲音,感覺聽力都下降了。
“咋啦陽子?喂喂...你大點聲我聽不見...”
“咱們這的碎料打的差不多了,他媽的,六噸,累成個屁了!”
“行行行,二冬子找的三輪車基本上都好了,有個十幾輛,一趟就拉完了。還有老貴叔他們,也很農機廠說好了,按照一百一天的價格,租了三臺帶犁耙的拖拉機,還有兩臺推土機...”
“.....”
掛了電話,陳菊掐著表走了過來,一共打了十五分鐘,接電話兩毛錢一分鐘,一共三塊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