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到李婆子那里,看了一眼就知道這雞婆子耍心眼,不光摞的矮,地下還顯得空。
“李婆子,你這裝的不實在啊,都是一個村的還打馬虎眼,到時候多難看?”
李婆子一聽就不樂意了。
“六子,你說這話就不對了,大家都是來賣秸稈的,憑啥說我摞的不實在,你看這塞的多緊實!”
六子也不慣著她,“你也別說有的沒的,你這兩車算一車錢,賣就賣,不賣拉倒,大家都是明眼人,要不你卸了讓大家評評理?”
其他人看到她這裝的車,早就看不順眼了,真是活該!
李婆子啞口無言,擺擺手:“行行行,我懶得跟你叭叭。”
六子肩膀上扛著叉子,跟巡山的小鉆風似的,跟大家喊道:“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,抬頭不見低頭見,都實在點。我丑話說在前頭,要是裝的不實在,故意塞空心,別怪我翻臉不認人....”
一下午的功夫,林場里滿滿當當,一堆堆的跟巨型蘑菇一樣。
不光是喬木村,還有周圍幾個村子,都陸續趕了過來,有些人家里沒有地板車,都是等別人賣完再入家里拉。
六子坐下來喝了一壺水。
看著這些秸稈,估計得有五十噸了!
能改良兩百畝的土地了。
一個旺什村兩千畝,就需要五百噸的秸稈料子。粗略算下來,收購秸稈的成本就需要一萬六千塊!
再加上機器錢,電費,人工費,約摸著也差不多兩萬塊錢。
想想就讓人肉疼。
不過六子想到以后能挖出玉料,兩萬塊錢也就是毛毛雨了。
不投入哪有收獲。
想到這,六子渾身又有了干勁,等到了十一月份,分了紅就能在城里買小樓了!
“大家不要擠,有多少收多少....”
北大窯里,大家聽著外面這么熱鬧,屁股也坐不住,想出去看熱鬧的心無比強烈。
沒多久。
幾個大學生從外面跑了過來。
“方倩,六子咋又收起秸稈了,到底要收多少啊這是?”
二嬸子一臉茫然的看著方倩,大家伙也露出相同的表情。
長這么大,還是頭一次碰到有人收這玩意的,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。
“二嬸兒,六子哥在林場又收了好多秸稈,現在整個林場都堆滿了,我站在車上都望不到邊,我數了數,得有幾百車了!”
方倩也是沒見過這么大陣仗,激動比劃著手。
“乖乖!”
“陽子這是要干啥啊?難不成全打成碎料送到墨鈺縣!這得花多少錢啊!”
劉小成有文化,抬起嘴角跟大家解釋道:“這你們就不懂了吧,這叫秸稈還田,就是把地給犁開,把秸稈給埋進去,再蓋上,就能種莊稼了。”
“哦...”大家不明所以的哦了一聲。
“但是,這犁的有多深,埋的有多厚,要埋多少斤,這都有講究的,跟你們說你們也不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