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業局是個好差事,事兒少不累人,就是有時候需要到林子里去,比較辛苦點。其他時候都比其他人輕松。
蘇陽看著林曉倩和王桂芹都有了自己打算,試著問了一嘴:“我有個想法,你們也考慮一下,多個選擇多條路嘛。”
“我這邊呢,等種上了棉花,再過幾個月就是收棉花的季節,到時候收棉售棉都需要人幫忙,女娃嘛,就不用去地里跑了,留在辦公室記錄就好了,像什么登記啊,財務啊,都需要你們這些文化人來做。而且現階段,棉花種植的培訓,還有宣傳工作,仍然需要有人來做....”
蘇陽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,兩個人互相對視一眼,沒有明確答復:“蘇陽,我們知道了,要不我們先考慮考慮吧。”
“行,按照咱們的規模,我覺得可以成立個農業公司,前期也比較辛苦,你們好好考慮,不急。”
蘇陽說完,便來到院里,看了一下這地方,準備從中間攔出一個隔間來,用塑料紙給圍起來。畢竟一幫老爺們在院里光著膀子,跟他媽耍流氓一樣。
大家洗漱完之后,熱氣消去了大半。
哈孜克從外面推來半車西瓜,個個圓滾滾的,青皮上還沾著沙土。這里的西瓜主要分兩種。
下野地西瓜和老龍河西瓜。
下野地西瓜是兵團第八師一三四團的招牌,皮厚耐旱,瓜瓤沙綿,咬一口能甜到心坎里,當地人管它叫“西北第一瓜”。
而老龍河西瓜則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老品種,據說唐代就有種植,最早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,瓜雖不大,但皮薄如紙,一刀下去,咔嚓脆響,汁水四溢,甜得純粹。
哈孜克抄起菜刀,手起刀落,七八個西瓜轉眼就被劈成月牙狀,鮮紅的瓜瓤露出來,汁水順著桌縫往下淌,在泥地上洇出深色的痕跡。
有人從筐里摸出幾張馕餅,先在西瓜上切個口,把瓜瓤挖出來大口吃掉,再把馕餅撕成小塊塞進瓜殼里。
浸透了西瓜汁的馕餅變得綿軟香甜,最后再一口口吃掉,這叫“西瓜就馕”,是當地最地道的吃法。
蘇陽也學著試了一個,馕餅吸飽了瓜汁,甜中帶韌,竟比單吃西瓜還香。他抹了抹嘴角,忍不住又掰了一塊馕塞進西瓜里。
大家吃過飯之后,有的人去村子里溜達溜達,有的人在屋里早的睡覺了。
老楊從門外走了進來,手里還拎著幾個活蹦亂跳的野兔和田鼠,田鼠快跟兔子一樣大了,蹬著腿,很歡實。
“陽子啊,這是從地里下的籠子,剛逮的,給你們送過來嘗嘗鮮。”
哈孜克高興的從屋里取來一個竹筐,把幾個小家伙扔了進去,蓋上蓋子,任由在里面撲騰。
一般來說,他們都是等西瓜下季的時候,才會下一些籠子,去地里逮這些東西。
有相當一部分西瓜都被這些玩意給啃了,墨鈺縣的人很喜歡吃這些,感覺跟復仇似的。你啃我的西瓜,我吃你的肉。
現在很多瓜田都提前收季了,地里犁地的時候,會犁出很多的田鼠洞,就把洞口下一個籠子,里面放塊馕餅,一晚上就能逮一窩。
“老叔,這可是好東西啊,回頭我們燉了吃。”
“巴郎子,這玩意可不興燉,肉嫩好脫骨,烤著吃最香。”
哈孜克在一旁捧哏道:“陽哥,咱烤著吃吧,肉香!”
蘇陽看著這幾只小家伙,感覺一人一個腿也不夠分的,只能自己吃獨食打個牙祭了。
“陽哥,要不咱們明天去地里多逮一些,回頭多烤一些唄。”
哈孜克說著,就咽了一口口水。
蘇陽聽的也心癢癢,主要不是為了一口吃的,是一段時間沒摸著槍,有些上癮了。
就跟釣魚似的,打獵也是男人難以抵抗的運動方式。
“要不,明天去地里看看?”
“嘿嘿,準能打到只大黃羊!”
老楊年輕時候也愛玩,墨鈺縣也基本跑了一個遍,這邊是丘陵地帶,還有沙地,林子比較少,湖也不多。
野物除了田鼠和塔里木兔之外,還有野豬和盤羊,狼和豹子也有,這種不容易碰到,只要不走好遠,晚上不在外面過夜,相對比較安全。
老楊跟他們說了幾個打獵的好去處,旺什村向東幾里地,有個野棗坡,坡地上都是一些野棗樹,棗子掉下來,會吸引很多小東西過來撿著吃。
“行,那我們明天就去野棗坡上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