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們原本想著,能掙個百八十萬就是天大的富貴了,可蘇陽的野心遠不止于此,他盯上的,是幾年后的壟斷。
那“錢途”將是無比的光明。
她們會算賬,可此刻腦子卻像卡了殼的算盤,噼里啪啦打了一通,愣是算不出這背后的利潤到底有多大。
“這.....得多少錢啊?”林曉倩喃喃道。
不得不佩服蘇陽的長遠眼光了,竟然能走一步看百步,他們從沒見過這種魄力的人。
哈孜克晃悠著進來,手里的玻璃瓶汽水還冒著泡。這憨小子自己先灌了半瓶,被蘇陽踹了一腳才想起來給姑娘們開瓶。
幾個人一直聊到了半夜,在她們心里搭建了一個簡單的商業輪廓圖,至于后面的添磚加瓦就需要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等蘇陽走后。
兩個女同志睜著眼想了一晚上,毫無困意。
“曉倩,你說咱們真能干的起來嗎?”
“能吧,反正我一想到這些數字,心里就突突直跳,咱們今年先把這五千多畝棉花收完,可能就有底了。”
“嗯,你說的有道理....”
但是蘇陽心里卻十分平靜。
他要做的很簡單,就是建立棉花站點做中轉,加上這兩年提前攢下的客戶,就能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。
到時候就能繞過國營棉麻公司,把南疆的棉花成批成批地往內地送。
因為1996年的棉花流通還受國家管控,棉花的貿易都要由國營棉麻公司進行中轉。
計劃內的部分,由供銷社系統的棉麻公司統一收購,按國家定價調往內地紡織廠。
而計劃外的部分,允許少量的市場交易,但私營棉商需要取得“棉花經營資格證”才能參與。
和田地區每個產棉的鄉鎮都會設有收購站,配有專業的“棉花檢驗員”,像蘇陽這樣的早期私營棉商,現在只能通過掛靠經營的方式發往內地,就是借用棉麻公司的資質,每噸需要支付50到100元管理費。
因為此時和田地區剛剛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,所以棉麻公司的存在感比較低,掛靠也沒什么難度。
但是到了明年“44號文件“出臺后,全國就打破了棉麻公司獨家代理的權限,徹底放開了棉花私企的買賣,才會涌入大量的企業。
所以今年是蘇陽最關鍵的一年,哪怕是不賺錢,也要提前把這條路打通。
第二天一早。
蘇陽就隨著大家伙看到了地里,旺什村到處飄著秸稈的味道。
大家往往趁著早晨沒有風的時候撒秸稈,推土機一趟趟的推過來,效率也很高。
大部分的土地都已經平整完成,就等著棉花種子過來,就可以直接播種了。
蘇陽來到地頭,跟老楊聊了幾句。
“老叔,你看這天,啥時候能下雨啊?”
老楊嘴里叼著秸稈,瞇著眼睛望了望天氣,“不好說嘛,這天晴的好好的,但是咱們這下雨沒有道理,都是過路雨嘛。”
過路雨,都是晴著天下著雨,一會一陣,很難預測。
這地方捂祖輩種的都是旱瓜,所以地里也沒有什么水井,澆地是不現實了。
好在棉花也夠耐旱,換做其他作物就不行了。
“老叔,這兩天棉花種子到了,咱們就開始種吧,種完再下場雨也一樣管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