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后將鏡頭對準了二嬸子。
“請問這位大嬸兒,你在這里工作累不累?對目前的情況滿意嗎?”
二嬸子抬頭,理了理自己的麻花辮,一時緊張不知道說什么了。
“娘嘞,我說啥呀?”
“問你啥說啥!”
二嬸子猛一回神:“滿意滿意,可滿意了,娘嘞,這能上電視啊?”
李記者在一旁點點頭,提示道:“大嬸兒多說點!”
一屋子人回頭看向二嬸子,憋著笑,二嬸子聊天三句不離老爺們,這會倒成啞巴了。
“娘嘞,我說啥呀,我說....俺們鑒定所就是好,吃的好干的好,要是多來倆老爺們就更好,哈哈哈....”
大家伙一陣哄笑。
李記者立刻接過話頭說道:“瞧!這是多么樸實的話語,說出了他們的心聲。下面我們請蘇陽同志再給我們介紹一下鑒定所未來的規劃吧!”
蘇陽知道,這是打廣告的時間了。便將準備好的臺詞說了出來。
“北大窯鑒定所現在正在引領玉石行業發展,維護玉石行業的穩定,可以說鑒定所就是消費者的最后一道關!”
“未來嘛,前兩天已經在城里新開了一家鑒定所,如果大家有什么鑒定需求,我們來者不拒,有需要的可以聯系這個手機號195xxxxxxxx,同時歡迎廣大群眾的監督,爭取做大做好做強!”
一番話說完,大家鼓起了掌。
劉小成從城里回來后,跟大家把新廠的情況說了一遍,大家也是羨慕的流口水,很想去城里看看。
不過家里這一攤子,也去不了,只能在北大窯做工了。
李記者他們緊鑼密鼓的拍攝了一上午。
蘇陽帶他們來到樹蔭下乘涼,單手劈開幾個瓜,大家伙也一起出來吃瓜。
“李記者,我們今天中午特意做了羊肉湯,你嘗嘗我們老家的風味,好喝的嘛!”
“行,聞到這味兒就已經餓了。”
沒多久,王寡婦沖他們喊了一聲說開飯了。大家伙排著隊開始打飯,隨后三三兩兩的坐在外頭吃了起來。
蘇陽劉小成和李記者他們來到了屋里吃,坐在凳子上。
蘇陽使了個眼色,劉小成拿出一個信封,往李記者和攝影師兜里塞了過去。
李記者連忙推辭,可蘇陽還是按住了話頭:“李記者,你們大老遠的來一趟不容易,路上給車加個油買瓶水喝。”
“對對對,趕緊吃飯,都快涼了....”劉小成也連忙轉移話題,生怕他們推辭。
吃過午飯,李記者又去村里拍攝了羊圈,并且采訪了陳二和哈孜克。
兩個人面對鏡頭連個屁都放不出來,只能支支吾吾的說好,反正啥都好。
最后又采訪了張軍,聽他講了講村子里的規劃,在張軍的權威介紹下,蘇陽出錢幫大家修路,又帶領村民成立農村巴扎,開展玉石拍賣會的事情再度實錘。
蘇陽的形象再度偉岸起來。
李記者深有感觸,這才大半年的時間,蘇陽憑借一己之力改造了整個村子的面貌,帶動了周邊村民的收入。
她這些年拍了不少的年輕人,但是像他這種白手起家,從一貧如洗到身家百萬的人真不多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