喬木村。
傍晚時分。
蘇陽在北大窯跟劉小成把這事說了一通,大家伙激動的都快跳起來,這么說來的話,以后就可以自己印發這些證件了。
雖然成本提升了一些,但能換來巨大的方便。
兩個人說著一起下了工,順便回了劉小成家里,熱巴嫂子回廚屋做了些吃的,簡單吃了頓晚飯。
蘇陽及早的就回去了,回到家里興奮的也睡不著,只好翻起武俠話本看了起來。不知什么時候就睡著了。
看書還是最好的催眠劑。
第二天,吃過早飯。
蘇陽穿著黑色布鞋,洗了個頭,抹上了摩絲,露出半拉的額頭,整個人眉清目秀的。
蘇陽照舊先是來到地里查看棉花生長情況,地里陸續有人在打農藥。上次蘇陽打了一遍藥之后,地里的情況好多了,棉葉子背面的薊馬蟲已經沒有了,青桿子也沒有被蚜蟲咬斷的情況。
上次買藥回來就跟墨鈺縣的老楊通了個電話,墨鈺縣應該也已經打上藥了。等明后天找時間去看看。
剛回到村里,廣場上就停了一輛黑色的小轎車,蘇陽立刻擺弄了一下發型迎了上去。
“李記者,怎么來這么早,飯吃了嘛,要不跟我回家吃點?”
“蘇陽同志不用客氣,我們已經吃過了,就想早點過來采訪。”
聽說有人采訪,周圍的人立刻湊了過來,都知道這是能上電視的,都對著攝像機比劃手。
“這都沒開機呢,王賴子你瞎比劃什么呢,別給碰壞了,這玩意把你賣了也賠不起。”
蘇陽示意大家散去,不然影響拍攝。
“李記者,咱們先拍什么?你看我這身行頭怎么樣!”
李記者三十歲左右,大齡女青年,一心撲在事業上,看著蘇陽這身行頭也是心里“咯噔”一下,差點掉進蜜窩里。
“蘇陽同志,你打扮起來還挺好看的嗎,跟電影上的男明星一樣。”
“謝謝李記者。”蘇陽被說的有些不好意思了,上回采訪比較敷衍,而這次不一樣,主要目的是給自己打廣告,所以形象上得格外注重一下。
“我是蘇陽,我為自己代言!”
這句話蘇陽在心里已經練習好多遍了,到時候就找機會插進去,也算是廣告史上濃重的一筆。
“蘇陽同志,要不我們先從北大窯鑒定所開始吧!”
“行,正好。”蘇陽激動的指著前面:“咱們邊走邊說,北大窯離這還得走一段路。”
李記者點點頭,轉身看向攝像機,負責拍攝的男同志打開機蓋,摁亮了攝像機。
“尋找亞克西青年,緊跟時代步伐,大家好這里是亞克西青年欄目,今天我們來到了五四青年蘇陽同志的家鄉,為大家揭秘蘇陽同志如何帶領大家致富的秘密,下面我們的故事將從北大窯鑒定所開始....”
在說完一連串的開場白之后,李記者拿著話筒對著蘇陽的嘴巴。
“大家好,我是蘇陽,說到鑒定所啊,那就不得不提起瑪麗艷河床,去年為了響應政策號召,主動承包了瑪麗艷河床,后來呢.....”
蘇陽一邊走一邊說,時不時的插幾個幽默梗,逗得李記者哈哈大笑。
來到北大窯后,工人們也是好奇的看著他們,劉小成伸手示意他們別看,埋頭干活,拿出北大窯最好的一面。
大家立刻加快了手里的動作,一陣操作猛如虎,攝像機精準捕捉到了他們的動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