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場的人都是一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態度。
“木生,取來并鑒尺。”馬學五朝木生輕聲說了一句。
“好嘞師傅。”
木生立刻來到堂屋,從箱子里翻出帶來的工具箱,從里面找出一把銀色的尺子,這是用鞍山鐵礦鍛造的鐵尺,導熱系數比其他的鐵尺強上三倍以上。
這是當年關東匠人驗玉的規矩。
俗話說,尺過三寸必起白霜。
此規矩源自清代琿春玉工行會。
因關東玉料多含冰晶結構,如長白山瑪瑙、鴨綠江凍玉,匠人需在零下環境鑒玉。
老前輩就將這種岫巖玉接觸寒鐵尺三寸,約十厘米的距離,冰晶氣孔會凝結水汽成霜,遂立為驗玉鐵律。
眾人屏息看著老爺子用尺尖輕叩玉雕檐角,上方透光層的透閃石似乎落在鐵尺上一般。
盡管不是零度天氣,仍有異于平常的表現。
“關東寒地開料術就是這樣的。”
馬學五神情愣了愣。
冰鑒尺指向檐角暗紋:“這'雪映窗'的砣工,除了關派的的變速砣輪,還有誰能把岫巖老玉磨成蟬翼薄?”
要單論這件作品,馬學五是認可的。
前這個地中海的男人,難不成是關派傳人?
如果是的,那算起來也算是馬學五的師侄了。
“馬大師,你看的怎么樣,這玩意能不能贏了你嘛?”人群中有人起哄道。
“是啊馬大師,我瞅著這東西也不錯啊,比你的聽松還好的嘛!”
聽到大家的聲援,瘋子黃得意的朝大家拱手。
“大家今天就在這當個判官,就讓大家說說,我這件東西能不能贏了他馬大師?”
馬學五站起身來,自己也不好評判,看向大家:“這件東西很不錯,無論是雕工還是巧意,都是上乘之作,至于誰勝誰負,我馬學五已經不在乎這些東西了,大家自己判斷即可。”
隨后便坐了下去,自顧的倒茶品茶,一副與我無關的樣子。
古麗在一旁扯了扯蘇陽衣角,低聲道:“蘇陽,你說馬大師不會....萬一要是輸了,對抱石軒的名聲恐怕不好。”
話未說盡,眼里的憂色已漫出來。
蘇陽握了握古麗的手:“放心,他贏不了。“
隨后便朝前走了一步,問道:“既然是斗寶,那不妨給大伙兒講講這雕工路數?所用雕技是何門何派,何種刀功,也讓大家開開眼嘛!”
瘋子黃露出一口大黃牙,點著了一根煙,悠哉悠哉的抽了兩口。看著蘇陽這年輕人,不由得冷了一眼。
瘋子黃叼著煙卷的牙縫里泄出冷笑,煙灰簌簌落在褪色的勞動布褲上:
“巴郎子倒是會充行家!”
他屈指彈了彈玉雕檐角,說道:“俏色巧雕借了虎皮沁,淺浮雕取的是凍土斷紋,游絲毛雕順著席紋構造走,漢八刀劈雪,九萬六千刀才磨出這風雪魂!”
說完,大家也是聽的入神,人群里幾個老玉匠頻頻頷首。
蘇陽卻笑了笑。
“漢八刀不假,可這是關東派的'三刀流'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