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外還有“紅字”和“官頭”的說法。
前者指朱砂書寫的冥器墓券,后者則是帶“詔”和“制”字樣的宮廷器物。這類物件一旦現世,直接就能定級為一級文物。
但最特殊的當屬咒文、符文,這類源自古代巫祝祭祀的自成體系的文字,這種文字是從古書演變而來的,這種單字價格與其他不同,每字可達50到70萬不等。
而這個人偶玉片上,背面胡里麻湯的線條中,恰恰是一句祭祀符文。
經過系統鑒定,這句話是“玉骨承魂,永侍黃泉”。
八個字,價值可想而知!
不過精絕國的文字一直都是謎題,很多字是根據漢文演變,但是在西漢時,被當時的樓蘭國吞并后,就融合了佉盧文的字符而自成一派。
從1901年第一次發掘到現在,已經過去快一個世紀了,破譯出來的文字不過一半。
國家還曾在民間懸賞,破譯單字獎勵十萬的活動。
蘇陽下意識將兜里的玉片給攥緊了,不敢想以后留到后世,起碼能換一套京城三環的房子。
而這個玉片是精絕國“靈侍玉俑”的組成部分,屬于王族陪葬冥器。
精絕國信奉原始薩滿教,認為玉石能封存靈魂,故將上等玉料雕琢為人偶女婢,置于墓主棺槨四角,象征死后世界的仆從。
也就是說,像這樣的玉俑本該有四件,另外三件至今下落不明。
尼雅遺址最早2世紀初被發掘的時候,就有部分的墓葬被盜過了,其中n3和n5等大型貴族墓室中就遺失了很多的漆器和玉器。
而在去年的第三次發掘中,m3墓室中出土的“王侯合昏”錦緞就被割走一半,而且還有現代炸藥爆炸的痕跡。
在后世中,2018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上拍出的“青泥珠”就是出自于m9墓室的鎮魂玉器。所以,流落民間的玉器和贗品也就更多了,具體多少,誰也不知道。
蘇陽思索著,騎車來到了鄉里的巴扎上,路過肉攤稱了一些牛肉,又順便買了一些白面。路過劉小成家門的時候,給他們勻下了一些。
回到家里,就將這東西放在了枕頭底下,吃過飯看了會書,盯著這東西愣神。
如果將這東西給修復好,價值會提升不少。
蘇陽曾看到一個紀錄片《我在故宮修文物》,才知道有這么一個行當,叫文物修復師。
他們可以將殘缺的器物進行修復翻新,還原出原本的輝煌。
如今自己獲得了“修復大師”的技能,指尖竟不自覺地微微顫動,躍躍欲試。
不過這玉片的價值太高,蘇陽不敢輕易嘗試,要是搞砸了,一套不動產就沒了。
他咬了咬牙,從桌子上拿出一個玉牌,用力往地上一擲,“啪”的一聲脆響,玉牌應聲斷成兩截,斷面參差如犬牙。
蘇陽準備用這個練練手。
深吸一口氣,蘇陽啟動了修復技能。
剎那間,腦海中浮現出三維立體的修復方案:斷口分析、補料選取、接合角度
每一個細節都清晰得如同親眼所見。他下意識地摸了摸斷口,指腹能感受到最細微的紋理走向。
打開檀木工具箱,蘇陽的手指在工具間游走:選了一把明代風格的平口鏨,一塊和田山料,還有裝著魚鰾膠的瓷瓶。
當握住雕刻刀時,一種奇妙的肌肉記憶突然涌現,手腕自然而然地找到了最佳發力角度。
“嗤...”
刀鋒劃過玉料的聲音細若游絲,補料在指尖慢慢成形,斷口的陰陽榫卯結構被雕琢得嚴絲合縫。當魚鰾膠涂上斷面的瞬間,他手腕一抖,兩塊玉料“咔”地一聲完美咬合。
最精妙的要數仿古沁色,將新補的部分放入特制的腐殖土中,用三蒸九曬的技法進行層層疊沁,最終二者合為一體,肉眼難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