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清晨,咸陽城籠罩在一片肅穆之中。
吝大福的靈堂前,白幡隨風飄揚,哀樂聲低沉嗚咽。
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商人們,身著素服,神情悲痛,排成長龍,緩緩走進靈堂,向吝大福的靈柩鞠躬致意。
出殯的隊伍浩浩蕩蕩,一眼望不到頭。
走在最前面的,是由八匹白馬拉著的靈車,靈車裝飾得莊嚴肅穆,上面擺滿了鮮花和祭品。
后面跟著的,是無數穿著孝服的商人和仆役,他們抬著紙人紙馬、金山銀山等各種冥器,緩緩前行。
女皇武則天得知后,當即決定連夜率文武百官趕赴咸陽。皇宮內,燈火通明,車馬喧囂。
武則天身著素服,神情凝重,在一眾大臣的簇擁下,登上火車,向著咸陽疾馳而去。
一路上,不少文武百官心中都充滿了疑惑,他們不明白,一個商人的離世,為何能讓陛下如此重視,竟要親自前往吊唁。
當武則天抵達咸陽時,吝大福的出殯隊伍正行進到半路。
百姓們聽聞陛下駕到,紛紛涌上街頭,想要一睹女皇的風采,同時也好奇到底是怎樣一個商人,能有如此大的排場。
不少人都不知道,出殯的人是誰,只知道此人名叫吝大福,是一個商人。
他們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,臉上滿是驚訝和不解。
這時,有知情人站出來解釋,這位吝大福,就是當年乾宇商會的會長。
眾人這才恍然大悟,臉上露出敬佩之色。
原來,是乾宇商會的會長,那就不奇怪了。
這可是當年一人執掌大唐所有經濟,乾武皇帝的左膀右臂啊!
會長名聲雖然不顯,但是,乾宇商會之名,如雷貫耳。誰家沒用過乾宇商會的物品啊?
然而,即便如此,似乎陛下也不用親自帶著文武百官趕來吧?
就連齊先生原本都覺得奇怪,武曌這個人,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,和吝大福也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交流。
不過只是略微一想,齊先生就明白了武曌的用意。
其一,如今朝堂局勢不穩,各方勢力蠢蠢欲動,她需要他們這些乾武老臣的支持。
吝大福雖然離世,但他在商界和老臣中的影響力依然存在,親自吊唁能彰顯陛下對老臣們的重視,從而贏得他們的忠心。
至于其二,商人在大唐的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,收天下商人之心至關重要。
一個商人,能夠做到死后讓當朝陛下親自吊唁,沒有什么,比這更加提氣了。
這無疑向天下商人表明,只要對大唐有貢獻,陛下就不會忘記他們,也能激勵更多的商人積極為大唐的繁榮出力。
武則天神情莊重的獻上花圈,深深三鞠躬。
她看著吝大福的遺像,眼中閃過一絲復雜的神色。
隨后,她轉身面對在場的眾人,聲音堅定而有力:“吝會長一生為大唐經濟繁榮做出卓越貢獻,其功績,當永載史冊。”
“今日,朕親自前來吊唁,就是要讓天下人知道,有功之人,朕必不會忘!”
武則天的話,在眾人心中激起千層浪。
商人們聽了,心中滿是感動和振奮,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。
老臣們聽了,也暗暗點頭,對陛下的舉措表示贊同。
齊先生站在一旁,看著這一切,心中感慨萬千。
他知道,吝大福若是泉下有知,看到女帝如此重視,看到自己的身后事如此風光,一定會感到欣慰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