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雁不免覺得他想多,心說,現下除了他這邊的銷路,她也只有系統一個選擇而已。
但那是輕易不能動的。
日幕西沉之時,幾座山的板藍根已經全部裝車。
各家排著隊等興隆商貿專門派來的帳房清點銀子。
新鮮的板藍根每斤三十二文,這段日子天時倒是十分給力,日頭和天水都算應景。
他們首批種,王雁絲怕收成沒有保證,影響鄉親們的信心,著意加了許多外在助力,畝產高,在九百到一千斤之間浮動。
折合下來,凡佃了林地的人家,均有大大幾兩到將將二十兩的收入不等。
點銀的隊伍處,都是喜氣洋洋的招呼聲。
“喲,阿叔拿到銀了,得了幾多?”
“唉,佃少了,才得十二兩多。”
阿叔嘴上這樣說,面上的笑容卻出賣了他,是個人都看得出來,他是打心眼里高興。
應話的阿叔正是方春收,種苗剛成活那會,王富貴一場黑心禍事,害得他家的地方損了不少,如今竟然還能得十二兩銀的收入。
這會就是天下冰雹,也不能將他的笑容砸落他的臉。
莊戶人家,僅憑一兩個勞力,就沒聽說過誰家能一季靠種地掙到十幾兩銀的。
十里八鄉,往前百年,可謂從來沒有過先例。
“你呢。預計有多少?”他反問道。
那后生,面上帶著點懊悔:“別提了,我佃得更少,這次才得幾兩銀。”
他安慰道:“幾兩銀也不錯了,種稻可種不出這個
銀來。”
后生本也沒有真傷心,聞言就笑開了:“可不是?我家就我和我娘侍弄,得了這個銀,就攢夠首付買個小的屋了,留些銀,再多佃兩畝。等下一批苗成,屋里的日子就能好起來。”
“后生肯吃苦,不愁沒有好日子,埋頭干就是。”方春收給人加了一把勁,又實抑制不住心頭的喜意。
他幾十歲的人了,頭一回這么短短時間,賺到這么多銀子。
誠心邀請道:“今晚帶你娘到我家晚食,我兒子一會下工了,去鎮上打酒菜。咱們喝一盅。”
后生舔唇,喝一杯的提議實在誘人,但是有點不好意思。
“這有什么,我兒子上工的時候,也多得你幫我不少活。實在過意不去,等你日子好了,你再請我。”
他頓時丟了那點子不好意思:“行。”
兩人都喜滋滋的,一個家去準備晚食,一個繼續排隊等領銀。
這個數目當時就紅了其它沒佃地的鄉親的眼。
良田侍弄得好的,畝產能達到四百斤谷子就是豐收。即使是最上品精貴的大米,饑荒那會才賣到三十多文一斤,平日斷斷是沒有這個價的。
更遑論沒有脫殼的谷子。
這么一來,原本有田地的劉氏小隊,心里便不平衡了。
一天忙碌過去,合村的夜里,倒是少見的越發熱鬧起來,跟過年一樣,一半的人家屋里歡聲笑語,吃肉喝酒。
享受時隔長達一年多的豐收喜悅。
而當時為了做榜樣,佃了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