畝林地一起栽種的劉里正家里,卻坐滿了劉氏小隊的人,氛圍凝重。
“里正,你也是咱們劉氏族宗的,這事你得替咱們支楞起來呀。不能讓外人壓過咱們本族的人去。”
“就是說,咱們這地能不能也種這個勞什子板藍根,你得幫去問一問。”
阿霞熱情地招呼著眾人。
“都喝口水,大伙別急,你們的想法,天哥肯定給你們轉到實處。再怎么,有良田契還是最實在的呀,他們賺了銀沒錯,林地都是佃的,也可能有變故的。”
這個話安慰到了實處,來的人安靜了些。
但銀錢也確實惹人眼:“不管怎么,先問一問。要是能種,我們自己的地,還不用佃,這收入都是實打實的。”
劉里正嚴肅道:“當初你們不肯信人,任我說破了嘴,也不愿支持,如今眼紅了,再去說,咱們就失了先機了。”
底下被斥得無人應聲。
阿霞圓場道:“新鮮的東西,鄉親們心里沒底也能理解。你先問一問,能不能的,都有個說法。”
劉氏小隊來的這些人,心里都感謝這位新媳婦子。
果然是能做里正夫人的人。
劉澤天這才緩了聲:“你們先回去,一會我親自過去,同顧家那邊問一問。”
這些人如今已經無比信服劉澤天,得了這句話,如吃了定心丸。
都奉迎道:
“里正出馬,肯定沒問題的了。”
“田地如果種不了,其它的路子,也問一問。他們家賺錢的法子
多,咱們能從他們手里撿漏一點,都頂一兩年凈余了。”
劉澤天爽快應下:“既問了,我到時自會多問幾句。”
鄉親們這才被勸著散了。
劉澤天的老子、娘,這才敢出來擺飯。
他們家佃了五畝地,產量也穩高,收入很是可觀。心思細的阿霞,搶收剛開始,就托人從鎮上帶了不少平日難得吃一回的肉食。
這會整治過上桌就顯得相當豐富。
劉澤天真心感嘆道:“這次能豐收,真是沒有想到,我當時想著,只要還能成,就算有個交待了。當初佃那五畝地,一個想著先解決無田可佃的困境,另外多少也有點投桃報李的意思。”
他老子道:“我侍弄了一輩子莊稼,都沒從莊稼得過這么多余銀。這次應該能一次清了做席時,顧家送的二十兩銀的帳了吧。”
阿霞接道:“能清了,這季咱們再勤力點,今年定能攢下一筆銀子來。”
她婆婆還有點激動:“真是跟對了人,就雞犬升天,阿天自從得顧家相助扶上這個位子,咱們的日子眼看著就好了。”
她揩著眼角的滲出的淚水,感覺自己兩口子以后閉眼到地下,對著列祖列宗也算是有臉了。
一家人的都感觸良多,尤其是阿天,“別說這些了,日子好了,該歡歡喜喜的才對。咱們好吃好喝,才對得住這好奔頭。來,咱們也碰個杯。”
幾人這才收拾情緒,放開心緒,推杯換盞起來。
待酒至半酣,
都吃得差不多了。阿天仰脖喝完最后一滴,站起身道:“你們且慢坐說說話,我替族里先去趟顧家。”
他老娘這時有點不解:“這些事,以往向來是找族宗出面的,這次怎么來找你了,不怕村里其它族宗的人有閑話?”
阿霞替他解釋道:“沒法子,比起族宗,咱家天哥跟顧家的交情更能說上話,這種時候,找族宗遠不如找咱天哥靠譜。”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