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小廝對看一眼,奇道:“你們是打哪里來,也不像是乞兒,大過年的,怎地貓到這里來了?”
如意見他們端著供品,以為他們是代理廟里日常雜事的人,有些擔心他們趕人。
忙解釋:“我們在家鄉遇了變故,來京投奔遠親。不幸路上遇了歹人,娘和阿姐都受傷了,沒處可去,到此暫避,還望兩位大哥行個方便。”
她素日偶爾也給她娘跑腿取下繡活什么的,或是娘仨存了銀錢,悄悄出外賣些吃食,在跟人打交道這路上,很有自己的一套。
一番話說出來,既解釋了平安和她娘的情況,又擺出了難處。
大過年的,還是在廟里,凡有些善心的人,都不會太過為難她們。
果然,那二人聽了這話,面上都露出悲憐之色。
其中一人道:“原來如此,不過這里入了夜很冷的,舊年這里還凍死過人。你們要是不清楚遠親住處,暫時實在沒處可去,不如到城郊外的安置所那邊去吧,那邊還有大夫,也好看看你們的傷。”
母女倆眼神交換,如意接著話問:“小女子初來乍到,不曾聽過什么安置所,還請大哥說清楚一些,若能幫得小女子的忙,我們永記大恩。”
“什么大恩不大恩的,主要是這樣的日子,見你們傷得不輕,才跟你提一句。好說了,安置所就是安置前些時間,逃荒過來堵在皇城門口的那批人,不知你們可有聽聞?”
這事,如意還真聽人議過幾句,當時鬧得太大了,聽說還死過人。一會又說要破城門,一會又說那些人都進皇宮做事了。她能出門的機會很少,拼拼湊湊,知道一點,后來漸漸沒了消息。
“聽過聽過,只是不十分清楚。這么說,那批逃荒的人都去安置所了?聽起來是不錯的地方,還能有大夫,普通百姓,一般都舍不得去看大夫。”
說話的小廝聽她這話,不由又上下仔細打量了一番她們幾母女,最終確定這幾人確實不像是為非做歹之人。
才接著道:“你們外來的,有所不知,是顧尚書府上的少夫人出頭,同圣上賣了京郊外的荒地,說要做個什么事兒,將人都安置過去了。”
“說起這顧尚書家。”另一個小廝道:“許是你們沒聽過,可是一門二將榮耀無比的威遠將軍府。家主還兼著工部尚書一職。”
“還有尚書大人的姐姐,就是宮里厚澤尊貴的寶妃娘娘,親子五殿下,今日剛下旨封的太子!”
如意聽得咋舌,這是什么樣的權貴人家,一家子隨意一個名頭抬出來,就能在地上砸個坑,她這輩子都不敢想能仰望的貴人。
像這樣的人家,下人斷斷不可能會餓肚子吧,她有些艷羨地想。
先開口的小廝觀她神色,十分滿意自己制造出來的效果。
“這顧家的女眷也都是樂善好施的人,早前這些人在皇城挨餓時,她們就和城里其它人有一起,日日施粥,最后還接手了這爛攤子……”
“誒,你今日話怎地這樣多!”年紀看著大些的小廝道:“這話是你能說的么。”
那人訕笑了下,沒再說話。
前者轉面溫和地同母女幾人道:“正過年呢,找人也不好找,但我這兄弟說得對,你們要是實在沒地去,就到那兒去,先過了這幾日再說。”
“我們人生地不熟的,阿姐現下傷得神智不醒,正需要找大夫。實在有難處,還煩請大哥給我們指個方向。”
兩個小廝就很和善地給他們指了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