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賀看了一眼,沒怎么在意,心中對那位奉王愈加不滿。
他堂堂左丞相之子,京中的頂級紈绔,竟然趕上了這么個倒霉的差事,給奉國送難民。
更倒霉的是,恰好趕上了雨季,原本平坦的道路變得凹凸不平,水坑和泥潭隨處可見。
馬匹和車輛在泥濘中掙扎,不時發出嘶鳴,就連抬腿都變得困難。
副將艱難地催馬上前,來到杜賀身側,小心問道:
“大人,道路實在難行,看這云層估計又要下雨了,不如到前方縣城休息一夜再走吧?”
杜賀看了他一眼,不滿道:“陛下令我們兩個月內到關外,如今已經過了一個月了,如此磨磨蹭蹭,如何能按期到達啊?”
“大人放心,按照大慶律令,因大雨、山崩、地龍翻身等自然災害失期者,無罪。”
杜賀翻了個白眼,他當然知道無罪,但這畢竟是陛下第一次交給他事情,怎么都要干得漂亮些。
只是看著歪歪斜斜的隊伍,杜賀心中也清楚,若是強行走下去,怕是也走不了多遠。
稍微猶豫了一下,就點頭同意了副將的要求。
前方的縣城是個偏遠小縣,城墻破破爛爛,城門大開著。
或許是提前得知了隊伍到來的消息,知縣穿著滿是補丁的官服,早早在城門口等候。
“參見上官。”
“嗯。”杜賀正眼都沒看他一眼,皺眉看向面前的縣城。
或是受雨季影響,城內也造了洪澇災害,大量的民房被沖垮,不少百姓只能在屋外打地鋪住。
杜賀頓時心中更加不爽了,本以為能好好歇一歇呢,沒想到來了個窮縣。
那知縣見這上官如此年輕,不僅沒有心生怠慢,反而更加惶恐、恭敬。
不到而立之年便身居如此高職,帶著幾萬難民遷徙......
這位不是陛下親信,就是背景通天啊。
知縣想到這里,連忙說道:“在下已經令人準備好酒宴,還請上官入府衙歇息。”
杜賀點了點頭,騎馬向大門內走去,獨留副將在此安頓難民。
“上官,這些難民太多,本縣已無存量,實在是......”知縣面露為難之色。
杜賀不耐煩道:“他們不用你管,你去給他們尋個住處便是,我們明日就走。”
“好的,好的。”知縣默默松了口氣。
杜賀進入府衙沐浴更衣,享受來之不易的酒肉,暫且不提。
卻說五萬難民入了縣城,本就不大的城池顯得更加擁擠了。
縣城原本的百姓見到這么多人,本以為是跑到自己逃荒的,個個面露警惕之色。
但接觸之后,才知道他們是準備北上的難民,便放下心來。
有人好奇地問道:“俺聽說北邊本就貧瘠,今年到處都受災,朝廷這是安排你們去什么地方?”
“聽說是去奉國,讓我們投奔奉王。”有知情的難民回道。
“奉王?!”那百姓亢奮道,“可是那大敗高麗,四萬破十四萬契丹狼騎的奉王?”
難民點了點頭:“自然,大慶不就這一個奉王嗎?”
百姓眼中閃過羨慕的神色,隨后有些不解道:“可是俺聽說,奉王的封地在關外啊,那苦寒之地能養活這么多人嗎?”
難民道:“誰知道呢,不過奉王剛剛打贏了仗,若是奉國真貧瘠至此,怎么能打贏契丹人呢?”
“倒也是。”
百姓嘀咕了一聲,眼睛轉了轉,心中若有所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