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術變化這種青訓隊的主要課題,在李延青這里成了基本功。
“不要怕,告訴萊茵,如果真有那種級別的天才,盡管為他打造戰術。”
“至于升上一線隊之后的問題,交給我就好了。”
“如果沒有那樣的人,就讓他們照著一線隊的踢法去教。”
李延青有這個自信,反正萊茵帶出來的人不出意外就是自己用。
而且他這個決定也不是隨便下的,時間緊急,兩年的時間可打造不出拉瑪西亞、卡靈頓基地那樣的青訓營。
“我不需要一個制造球員的流水線,那樣的邊角料很便宜就能買到。”
“需要的是那種能夠決定比賽的人,就像奎因、墨菲那樣。”
正說到這里,墨菲很給面子的打入了本場比賽的第一粒進球。
這球是他在前場跑出來的機會。
“你看,如果前鋒是個什么都不敢嘗試的傻大個對比賽不會有任何幫助......”
“好吧,我說不過你。”萊曼從來沒贏得過和李延青的辯論。
這次也一樣,他只能嘆嘆氣,然后接受這個決定。
“不過到時候萊茵要是找你麻煩,你就自己頂著吧。”
“他會很惱火的......”
很快,伯頓隊打入了第二球。
阿勞霍在這場比賽很放得開,因為后場一直沒遭受什么太大的威脅。
他甚至和卡索拉一路撞墻配合到了對方的禁區外。
和別人配合的時候偶爾還出現意外,但和卡索拉那基本就是零失誤。
過于流暢。
最后由克瓦拉多納攻破了對方球門。
可惜詞條面板沒有具體的技能介紹。
不然【短傳配合】的介紹肯定是:每多一位擁有此技能的球員,所有擁有此技能的球員進攻能力增加百分之十
李延青已經在考慮,要不要再找一個會【短傳配合】的球員補充到邊路了,這樣能湊齊一整條從后場到前場的傳導線。
冬窗可以看看有沒有合適的。
另外這場比賽值得一提的還有布林德。
在沒有【隨波逐流】詞條的情況下,沒狀態了就去虐虐菜是個好主意,他的狀態終于有起色了。
這場比賽貢獻了數次妙傳,發揮出了【出球后衛】的本事。
大衛·路易斯也是進攻型,但他對組織進攻沒什么幫助,更多的時候都是把自己當前鋒用,插上然后完成最后一擊。
孫焰則是拉扯和攪亂對方陣型。
適合出球的后衛只有布林德和阿勞霍。
但后者現在還只能在有人配合的情況下出球,發揮不出制導作用。
這么看起來,布林德還是有一定的戰術地位的。
前提是他完全找回狀態。
比賽最終以二比零的比分結束。
沒什么懸念,所以也沒什么好值得開心的。
比較興奮的只有墨菲和奎因他們。
對于他們來說,足總杯還有著別的意義。
賈米還在等著呢!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