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快熊鯤,薛泰華和宋天德讓開路,站在一側。
等許元勝走過時,才近身跟著。
許元勝微微蹙眉,同為大勝總兵,按理說不應該如上下級般如此涇渭分明,但是涉及軍隊指揮權有效調度。
又必須有個大小王之分。
他最終沒有多言什么。
不管熊鯤還是薛泰華,都是老人了,越是值此戰爭的關鍵時候,越是不會越矩的。
很快就到了橋北那塊被鋼架遮掩住的七八米寬的裂縫處。此刻橋面上的積雪已經被清掃開了。
但橋面上浸潤的鮮血,依然在熠熠生輝一般,彰顯著戰爭的艱難和將士們為了奪橋一戰付出的累累血汗,在此處完全定格,化為了一抹難以言喻的精神豐碑。
許元勝微微縮了縮眼,沒有讓這處豐碑被歲月埋沒。
“第聶河奪橋一戰,詳細細節要進行匯總,特別參戰人員中傷亡的那部分兵士的姓名和籍貫,不要有遺漏。”
“等第聶河戰爭結束,這個鋼架要完整的帶回境內。”
“這一戰不僅會留在我軍的軍史中,還會成為我們大勝學堂里的必學的一堂課,務必要讓后世銘記先輩們為了東方的付出。”
許元勝臉露肅穆。
“是。”熊鯤重重點頭。“感謝許總兵。”
一旁的宋天德雙眸微熱,他親眼看到了那些將士們匆匆趕赴橋面裂縫處迎戰,卻又陸陸續續的被抬著回來。
那一幕依然歷歷在目。
他比任何人都想,這些人能夠被世人銘記,他們的英勇無畏被歌頌和傳揚之萬古。
“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。”
“未來戰爭形勢只會越發嚴峻,犧牲在所難免,但決不能讓他們的付出,默默無聞了。”
“我與諸位共勉。”
許元勝沉聲道。
“共勉。”熊鯤,薛泰華和宋天德皆是咬牙沉聲道。
他們的目光此刻皆是停留在往北的方向,熊國綿延的陣地,在月光照射下,皚皚白雪的映襯下,猶如一個盤窩著黑熊,厚重且磅礴。
不愧是想阻攔大勝軍隊,最后的天塹。
“我為你們再次送來了,五千挺大勝重機槍,迫擊炮共計一萬門,各類炮彈共計五萬箱,知道你們在奪橋一戰軍備消耗很大,這只是第一批,后續還會有。”
“另外,接下來我會親自觀戰。”
許元勝沉聲道。
“不可。”熊鯤想也不想就是脫口而出。
“許總兵,絕對不可以啊。”
“你身系大勝軍隊的未來,依現在的戰爭局勢,快則半載,最遲也不會超過一年,東西方大戰必然會開啟。”
“你若有個閃失,那誰來主導未來東西方大戰。”
薛泰華這個老實人,此刻也堅定的反駁。“許總兵,不如交給我們吧。”
“你坐鎮扎菠蘿熱城進行指導,我們會每過兩個時辰匯報一次戰報。”
宋天德猶豫了一下,給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。
“這個倒是可行。”熊鯤想了想點了點頭。
薛泰華點頭的同時,看向許元勝。
他們只有建議權,說強行趕走許元勝,他們也不能如此做。
“就在橋南岸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