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這個時間段里,陣地上的坑道,順利進行了外延,在東西北三個方向各五百多米,特別是東西兩個方向,幾乎觸及到敵人的鼻子底下了。
外延的通道地表上層厚厚的積雪搭建了鋼架棚,沒有出現坍塌,在一些薄弱地帶澆灌了水泥柱進行支撐。隨著后期施工的熟練,在第三日的時候,是直接整體推進一百多米的巨大成果,工兵在這一戰里,做出了巨大的付出。
“不能在繼續炮轟了。”
“不然敵人就警覺了。”
夜晚時,許元勝在橋南帳篷里見到了熊鯤,薛泰華和宋天德。
“是啊,我們有意識的進行偏離,不敢直接命中目標。”
“為了做這種表面工作,浪費了不少炮彈。”
“若不是三令五申,炮彈精度必須有不同的誤差,炮兵陣地上的那些兵估計早就把熊國前沿陣地給轟破了。”
“經過這三日的炮轟,加上陣地坑道往外三個方向各擴了達五百米長的通道。”
“我們已經有信心,在開戰之處,在熊國現有陣地的基礎上再推進六百米,直接打掉他們現有外圍的防御體系。”
薛泰華滿臉笑意。
“我們為了麻痹對方,沒有對全線進行炮火偵查。”
“根據掌握的信息,敵人東西方陣地長度達二十公里的防御線,正面北側陣地我們只是偵測到了五公里范圍內的防御壁壘,剛好和我們的陣地長度齊平,深度則是達六百米左右。”
“在東線和西線,也有敵人的陣地存在。”
“這一塊因為不如敵人正北方的陣地強大,且沿河設防,完全處于我軍橋南火炮的覆蓋之中。”
“倒是能夠推進的更快。”
“我意,對于正北方敵軍陣地推進三百米即可,打掉他們的外圍防御即可,留下足夠多的緩沖。”“而對于東西兩側的敵人陣地,直接各橫推三千米,進一步拓寬沿河一帶,保證我軍的騰挪空間。”
熊鯤沉聲道。
“熊總兵所言不錯。”
“東西兩處敵人陣地薄弱且對我方影響最大,若我們對正北方敵人陣地攻擊過深,反而會被三方包圍,于我軍不利。”
“對敵人北方陣地只是略微推進三百米,也能極大的麻痹對方,放松對我們的警惕。”
“把接下來一戰的戰果全部放在東西兩側的敵人陣地,是對的。一旦拿下敵人東西方陣地縱深各三千米,加上我們現有的橋北陣地,那就是拿下了敵軍十一公里的沿河防御帶。”
“已經能極大的拓寬了我軍的騰挪空間。”
“路要一步步的走。”
“這個成績我軍滿意,敵人也能自我有個交代嘛,畢竟沿河防御他們本就薄弱,且處于我軍炮火完全覆蓋之中,早晚都是要丟的。”
許元勝呵呵一笑。
“說不定丟了十一公里的沿河防御帶。”
“東西兩側敵軍余下的沿河防御帶,會主動撤退,拱手讓給我們的。”
宋天德突然道。
“倒也有可能。”
“即然打不過,陣地又必然會丟,不如人走,留下陣地,也能少點犧牲。”
“到時候你們適當的給東西方敵軍陣地一些壓力,讓他們意識到,不走就走不掉了。”
許元勝看了看沙盤,也樂呵呵一笑,他已經迫切想看到第聶河北岸陣地丟失后,熊國面對大勝軍隊直逼,又該依什么姿態,應對。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