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鯤等人也不由的一笑,換個角度去看,倒也是這個理兒。
“好了,關于軍隊方面,大方向按照軍改去推進。”
“小方向上,你們自己看著辦。”
“就不多談了。”
“我還要去見萬大人和唐相。”
許元勝說道。
“許總兵,難道是朝廷改革?”熊鯤忍不住道。宋天德等人也是望過去,雖說他們是軍方,但也隸屬于朝廷,民間改革首先推進的,其次是軍改。
呼聲最高,眾人緊盯著的朝廷改革。
無疑壓到了后面。
大家都想看看,朝廷改革是怎么改?
大勝到底還在不在?不,應該說,大勝會不會換另外一個稱呼了?
見識到了西方國家的體制,其實大家都意識到了,現在的朝廷制度,已經愈發不利于大勝的發展。
嚴格來說,大勝的體制已經在潛移默化改變很多了。
就說一泱泱大國,竟然沒有所謂的第一人?
完全有軍政處,代為行使治理天下的權利,雖能運轉,但多少不利于國家的穩定和發展。等等等,還有很多改變。
“先議一議。”
“朝廷改革,特別是牽涉著體制方面,現有的體制經歷了太多皇朝了,想動,需要一個契機。”
許元勝沉吟道。
他也想動,但正如他所說,經歷太多皇朝了,不止是眾多的遺老遺少,其實整個大勝億萬萬民眾,都已經習慣了。
嚴格來說,一旦動了,連民眾都會感覺不自在。
不像是后世。
完全打爛了,重新組建一個新的,更強大,更民主的國家,反而更容易。
現在的大勝,錯過了打爛的那個階段,在和平且強大的時期,很多人還是愿意遵循現有的。“不管朝廷怎么改。”
“我代表西川重鎮,將會堅定支持許總兵以及朝廷的改革。”
熊鯤起身鄭重道。
“兩江重鎮,也是如此。”宋天德沉聲道。
“平北重鎮,同樣如此。”薛泰華正色道。
“多謝三位。”
“放心,不管怎么改,遠不到兵戎相見的局面。”
許元勝心里踏實很多,點頭一笑。
四人的碰頭會,結束。
許元勝又去了軍政處。
萬大人和唐相,明明剛剛小休息了一下,看到許元勝過來了,這才來了些精神頭。
“沒打擾老師和唐相,休息吧。”許元勝看了一眼軍政處內的座鐘,才下午兩點多,正是困乏的時候。
“打了一個盹,算算時間你們那邊也快結束了。”萬樹森笑了笑,示意許元勝坐下說。
很快上了三杯茶。
萬樹森和唐晏廷喝了一口濃茶,精神也很快恢復。
“元勝,這次過來,是為了關于朝廷改革的事吧?”萬樹森直言道。
許元勝點了點頭。
三人也沒有見外,直接開門見山了。
“老師,唐相。”
“我先說說自己的觀點,對于朝廷現有體制,改或不改,我都支持。”
“改,是因為早晚都會改,不能讓民眾生活在新舊之間,始終心里不踏實。”
“不改,是因為改可以徐徐漸進,沒必要急于一時,加上現在朝廷上下大方向穩定,風氣向上,民心在朝廷。”
“其實暫且不改,也是能接受的。”
許元勝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