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大勝周邊的國家用的還是金銀貨幣,他們想推進紙幣,沒有那么簡單,他們的民眾很難信任一個附屬國的政府。
事關財富,那些民眾會紛紛選擇大勝紙幣,要么就是繼續保有金銀。
但他們的市場和政府,又偏偏太過依賴大勝,這是后世美元經濟也做不到的。
在對大勝交易過程中,大量金銀的流入大勝,以及大勝不斷增加的境外兌換附加費,迫使他們最好的選擇,就是直接放棄抵抗,全民使用大勝紙幣。
要不然周邊國家的黑市會紛紛建立,他們國家的商人會瘋狂的從黑市里,吸收掉民間的金銀。
一旦長時間下去,富了大勝和這些商人,而國家和民眾就會更加貧困。
那些國家的政府,最好的做法就是盡快躺平,接受大勝紙幣充斥全境。說到底。
大勝不斷增加的境外兌換附加費,無疑是導火索。
不過許元勝對此并不后悔。
盡快打通大勝紙幣的流通性,才能讓各國跟隨大勝的腳步,盡快成長。
不動一兵一卒,對于附屬國進一步的加強了掌控。
才能在之后東西方之戰中,能夠調動更大的物資。
若是這些國家敢反抗大勝。
不需要出兵。
只要讓大勝貨幣略微貶值,就能拉升其國內的物價。
大勝境內市場很大,還能承受。
反抗大勝的小國,會很快激發社會矛盾的。當然若不背叛大勝。
最起碼在許元勝執政期間,大勝也不會通過經濟手段,掠奪其它小國的血汗,反而會慢慢的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。
讓他們的民眾,從內心里心向大勝。
等貨幣改革,完成了之后。
大勝對境內的大的改革,算是告一段落。
接下來就是政府調控,讓市場自行的壯大即可,制度上的改革即便有,也只是小范圍的微調。
特別有房產這個龍頭的帶動下。
從面貌而言,大勝境內在這大半年間可謂是發生了大的改變,若是縣城還只是小范圍的改變,府城幾乎一小半區域進行了征遷和建樓。
而省城作為集中一行省之最富裕,行政中心的區域。吸引了大量的房產企業,進行了大范圍的改建。
嶄新的小洋樓,讓真正富裕的一批人,特別是過去被人看不起的商人和匠人們,都第一時間住上了小洋樓。
一些被拆遷的城內貧困民眾,也一躍之間成為了富裕的人。
貧富差距的肉眼可見的拉大。
一些同階層的人,也一躍之間完全不一樣了。
不像過去,只有科舉才能改變人生。
改變的方式多了,也機會更多了。
讓更多的人從內心里,選擇了改變生活狀態。
這一切在大勝境內翻天覆地的變化著。
政務處內。許元勝正和國債司的張友德以及商務司的陳輝紅談話。
“國債司漸漸的放緩國債券的認購。”
“現在政府財政充裕,讓民眾的資金最好流入市場,而非再過政府這一手了。”
許元勝說道。
“是,領袖。”張友德微微心里有些失落,也意味著他的作用性不大了。
“國債司,未來的任務還是很重要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