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不是一個人的故事。
所以,請讓我們把畫面同時展開。
在秋日的應天府街頭,盡管秋風不濃,但人依舊慣性的換上了微厚的衣裳。
一名五十多歲,穿著蜀緞面長袍,好似教書先生一樣的男人,進了位于京師南城的蓮花大藥房。
京師之中蓮花大藥房共有六家,但這家無疑是最大的。
同時也是客人最多的,因為太醫院的圣手戴先生樓先生都在此處坐堂。
大藥房的管事,一見進來的男子,趕緊肅容迎了上去。
“陳大人?”
來人不是別人,正是太醫院老資格的郎中,性陳名瑞。
正是此番,陪同太子朱標西巡的御醫之一。
“別多禮!”
陳瑞看看四周,不愿意驚動,帶著藥房管事移步后庭之中。
“戴先生在嗎?”陳瑞低聲問道。
“這可不巧了!”
那管事低聲道,“戴先生奉旨去太原晉王處問診...”說著,他頓了頓,“走了一個半月,此時恐怕剛到太原!您有事找他?”
“啊?”
陳瑞一驚,臉色大變。
而后,他試探著問道,“樓先生在嗎?”
“樓老先生去鄉下了!”
管事繼續道,“老先生這兩年醉心醫書,每年這時候都在京畿周邊走訪鄉村,治療各種疑難雜癥!”
說著,有些抱怨的笑道,“一兩個月經常見不著人!”
“這...”
陳瑞的身子猛的一晃,而后苦笑,“好,我知道了!”
“您是有事?跟小人說也是一樣...”
“沒事沒事....”
管事的看著陳瑞陳太醫走遠,然后露出幾分得意的微笑返回大藥房大廳之中。
見許多客人還在排隊抓藥問診,直接對著伙計大聲道,“哎呀,咱們這大藥房,連宮里的御醫都來請教,呵呵!”
“那是也不問誰家的買賣?”
邊上的小伙計,本是奉承的一句話。
但豈料,掌柜的卻臉色大變,驟然長嘆。
~
“十月了?”
夜色很濃,濃的伸手不見五指。
太醫陳瑞坐在家中書房之中,看著面前低頭啜泣的兩個兒子,滿臉慈愛,滿是不舍。
“你倆明天就回老家去!”
陳瑞開口道,“過幾天,我也辭官回鄉!”
“父親,你好好的迪功郎....”
“回家不好嗎?”
陳瑞怒道,“迪功郎算的什么官了?”
說著,他看著兩個兒子,“家里有兩百畝薄田,足夠咱們一家人衣食無憂,你倆也不是科舉的料子,這輩子也就這樣了!”
“爹!”
陳瑞的長子忽然正色道,“是不是出什么事了?”
“別問!”
陳瑞冷聲,而后頓了頓,“先回老家!”
大兒子卻直視他,“爹...那回家之后呢?”說著,苦笑道,“真有事,躲不過去的!”
陳瑞看著自已的長子,猶豫片刻。
“假如,有天我不在了,你倆去貴州投奔你們的姨夫去!”
“爹!”
驟然,兩個兒子都懂了,齊齊抬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