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朱標不在了,但朱元璋對這個江南大族出身,教養良好的太子妃吳氏,還是異常的禮遇看重。
片刻之后,就見太子妃吳氏帶著朱標之子朱允熙從外進來,且朱允熙的手中還拎著一個食盒。
“媳婦...”
“孫兒..叩見皇爺爺!”
“起來起來!”
朱元璋滿臉笑意,抬手道,“這么晚了還沒歇著?”
吳氏一笑沒有說話,朱允熙卻開口道,“皇祖父,母親包了海參精肉餡的餃子。孫兒和母親,特意給您帶來一些嘗嘗,您快吃,還熱著呢!”
“餃子?”
朱元璋扶著桌子起身,然后緩緩挪步,在另一張圓桌前坐下,笑道,“海參餡?宮里可是不怎么吃這些海物!”
“是曹國公夫人孝敬媳婦兒的干海參...”
吳氏打開食盒,端出餃子和蘸汁兒出來,笑道,“媳婦兒那邊吃了一次,味兒不錯呢!”
“嗯嗯!”
朱元璋囫圇扔嘴里一個,吧唧兩下,“這玩意咱就知道貴,可也沒吃出哪好來!嗯...好似湯汁多一些!”
“皇祖父您應該多吃海參!”
朱允熙在旁道,“書上說,海參補腎益精,養血潤燥。是上了年歲的人,最好的補品...”說著,他似乎覺得自己說錯了,趕緊請罪道,“孫兒無心之言,請皇祖父恕罪!”
“咱本就上了年歲,你哪來的罪?”
朱元璋說著,拍拍身邊的凳子,“來,坐祖父跟前來。”說著,又笑呵呵的問道,“書上說的?你在哪本書上看到的?還是哪個學士教你的?”
“不是學士先生教的,是母親房中的書.....”
朱允熙恭敬的坐了,“孫兒閑來無事時....隨手翻看便記得了!”
“哦,哈哈!”
朱元璋大笑,滿意的點頭,“咱朱家又要出個秀才了!”
“呵呵!”
朱允熙的臉上也帶了笑意,而后又道,“孫兒不是秀才,就是喜歡讀雜書!”說著,他看看朱元璋,“皇祖父,書上還說上了歲數的人,不宜吃大油大鹽,您平日的飲食要改改。要果蔬多而肉少,清淡為先。”
“哦,讀了幾本書,開始教導起你爺爺來了!”
朱元璋寵溺的笑笑,而后看向吳氏,“平日難為你了...這孩子,你養的很好!”
他是民間走出的皇帝,知道寡婦的不容易。即便身為太子妃,天下最尊貴的女人,日子肯定也是難熬的。
可這個兒媳婦沒有沉溺悲痛之中,更沒有自暴自棄一般等著死,而是在宮中操持上下,主持內務。且把皇孫,教育得乖巧懂事,品行優良。
實在難得!
“媳婦兒不敢居功...都是自己的本份!”
吳氏俯身行禮,而后對朱允熙招手道,“走吧,夜深了,咱們別在這叨擾皇上了!”
“啊?”
朱元璋一怔,“這就走?”
“皇祖父,孫兒到點兒睡覺了。母親說早睡早起,聞雞起舞!”朱允熙哭喪著臉,終于帶了幾分孩子氣。
“呵呵呵,你母親說的對!”
朱元璋放下筷子,看向吳氏,“你是不是有啥事?”
“媳婦兒能有什么事?”
吳氏笑道,“就是給您送餃子來了!”
“來人,把絲綢潞綢和湖絲,賞太子妃各十匹...”
朱元璋開口道,“從今兒起,熙哥兒想來就來,不必在外頭等了.....”
身在皇家,即便是祖孫之間也不是想見就見的。而朱元璋這份旨意,可以算得上恩寵之至,在后宮之中能有如此待遇的,除了皇太孫之外,也就是他了。
“這餃子不錯。”
朱元璋又吃了一個餃子,看著送太子妃出去的樸不成笑道,“這還有一個剩的,咱吃不下了,賞你!”
“奴婢可不敢,這可是太子妃...”
“讓你吃你就吃....咱的飯,你還少吃了?”朱元璋瞥他一眼,忽然眼睛眨眨,“太子妃這餃子,除了咱還給誰了?”
樸不成聞聲,轉身出去。
半盞茶的時間之后,回身進殿低聲道,“主子,除了您之外,惠妃娘娘那一份,宮中尚未就藩的其他皇子亦是一人一份兒,皇太孫那單獨預備了一份兒...”
“哦!”
朱元璋滿意的點頭,“有心!”
“不過...”
樸不成卻猶豫片刻低聲道,“皇太孫那邊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