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對了大偉,你到趙家莊去采購雞了么?”李復興問道。
李大偉聞言愣了一下,問道:“二十一叔,你啥時候喊我去趙家莊采購雞了啊?”
李復興聽到這話同樣愣了一下,難不成自己忘了?
他說道:“那你現在叫上大力跟他師傅姜班長,一塊開著車去趙家莊采購雞。”
“好嘞二十一叔!”李大偉答應一聲,轉身離開。
他剛走不久,林廠長風風火火走了進來。
李復興正想問李大偉還有什么事,抬頭見來人發現是林廠長。
“廠長,您怎么突然過來了,這是有什么急事?”
要不是特別著急的事,林廠長絕對不會親自過來,都是讓秘書來叫他過去。
林廠長說道:“復興,咱們廠現在碰上難題了!”
“廣交會馬上要開始,咱們廠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,這可不行啊。”
“上面對這廣交會非常重視,如果咱們廠表現不好,肯定會有影響的。”
要不是廠里實在沒法子,他也不會親自跑來找李復興,他現在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李復興身上,想著李復興能跟上次弄出特種鋼時一樣,幫廠里把這個大難題給解決了。
李復興聽到這話,也打起精神來,廣交會的重要性,他可是清楚的。
廠里眼下是有很多產品,可有競爭力同時還留下來的,卻根本沒有,他不禁思索起來,尋思著有沒有好方法解決。
李復興明白的很,這可不是一般的難題。
眼下國內的百姓們還在為吃飽肚子而發愁,物資缺乏相當嚴重,對日用品的要求就是便宜耐用。
這和國外完全不一樣,即便是百姓也有生活品質的追求,兩者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。
像是廠里先前生產的老式收音機,笨重不說,功能還很單一,可放在農村的供銷社,仍然是高端貨,大伙就想聽個動靜,來了解一下國家大事。
可廣交會面對的是那些目光挑剔的外商,他們需要的是能讓人耳目一新的東西。
眼下西方國家對我國仍舊實施封鎖,貿易壁壘更是堅不可摧。
這就導致來參加廣交會的外商少之又少,而且還十分的挑剔。
軋鋼廠又沒有相關的市場調研人員,生產什么都是按照上級的指示來。
對國際上的需求根本不了解,想找出產品定位,無異于大海撈針。
何況廠里那些生產設備,大多數都是年歲久了的老東西,精度不準不說,效率還十分低下。
廠里現在加工個小零件,失敗率都有點高,需要老師傅們手工調整才能出廠。
那些技術工人經驗豐富、任勞任怨是不假,可文化水平都不怎么高,接受新技術的能力不高。
因此研發新技術可能性實在太低,無法進行技術升級,一切創新產品都是虛談。
再有便是原材料的供給也十分困難,國內的供給額度有限,很多關鍵的原材料都是按指標進行分配。
至于國外進口,更是無異于癡人說夢。
眼下國家管控外匯可謂是相當嚴格,想申請下來非常困難,即便真的能申請到,那些國外的供貨商一看是國內工廠需要,不是開出天價,就是給出一些難以接受的條件,而且運輸的過程中還可能會面臨扣押等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