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朗匯報得很仔細。
他本身也十分佩服方知硯的能力,所以遇到這個病人的時候,也是第一時間就想著請方知硯來幫忙。
因此才會將病人的情況記錄得如此詳細。
“到醫院的時候,體溫正常,血壓140/90hg,心率每分鐘九十次,心肺聽診無異樣。”
“腹部平軟,無壓痛,反跳痛,腸鳴音略亢進,肝區,腎區無叩擊痛。”
“血常規提示白細胞略升高,尿常規正常,心肌酶正常,淀粉酶不高,心電圖無異樣。”
蘇朗這是把所有能做的檢查都給病人來了一遍。
結果第一次診斷的時候是急性腸胃炎,高血壓病。
輸液三瓶,用泮托拉唑,左氧氟沙星,但腹痛依舊,甚至還有加重。
后來懷疑是主動脈夾層,做了腹部cta,排除了這個可能性。
第二天一早的時候,查體又發現右下腹壓痛,反跳痛,診斷急性闌尾炎。
做完手術,闌尾已經壞死,但還沒有穿孔。
本來以為已經結束了,可誰知道腹痛還在加劇,一直到現在。
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,幸好,方知硯回來了。
所以這個難題第一時間就拋到方知硯的手中。
而方知硯在仔仔細細地聽完蘇朗的匯報后,又盯著患者的腹部ct看了一遍,最終臉色變得難看起來。
“是腸系膜上動脈栓塞。”
“什么?”
話音落下,眾人一愣。
有些人是對這個病癥感到陌生,而有些人是感到震驚。
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是一種非常兇險的急癥,常被稱為“腸中風”。
這玩意兒,說得簡單一點,就是一個栓子,主要是血凝塊,從心臟或者大血管壁上脫落,隨著血流流動,最終卡在了腸系膜上動脈里。
從而造成了血管的急性堵塞。
血流被突然中斷,那下游的腸管就會因為缺血而迅速出現水腫,壞死。
如果不及時恢復血流,壞死的腸管會破裂,導致致命的腹膜炎和感染性休克,死亡率非常高。
而到現在為止,患者入院已經有三天的時間了。
恐怕腸管的壞死率,將會很高。
方知硯沒有多解釋,仔細給病人進行了一個查體,然后開口道。
“腸鳴音消失,患者皮膚濕冷,雖然血壓正常,但實際上已經是休克狀態,提示腸壞死,必須馬上手術!”
話音落下,旁邊的病人家屬一下子急了。
“什么?又手術?”
“我們家才剛做完手術,怎么現在又要手術?”
蘇朗臉上也露出一絲尷尬。
他之前給病人查出急性闌尾炎,動了手術。
現在竟然又要手術。
“急性闌尾炎不是誤診,他確實存在闌尾炎壞死,總歸是要割的。”
方知硯耐心地給病人家屬解釋著。
“腸系膜動脈栓塞這種病癥,早期發病體征輕,沒有典型的壓痛,反跳痛等腹膜炎體征。”
“等到時間推移,腸管壞死,才會出現類似情況,但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。”
“你看這個ct片子上面,血管內有一個栓子。”
“而且腸壁缺血,增厚,積氣。”
“這都是判斷依據。”
“現在必須立刻開展手術,否則的話,死亡率極高。”
聽到這話,別說是患者家屬了。
就是蘇朗,也是嚇了一跳,心中有幾分后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