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些土豆,把壞的削掉,好的留下來,玉米粒好的剝下來,花生也是,留好的。”宋老太道:“今天怎么著也要回一點本。”
宋家人趕緊忙活起來,一個個手忙腳亂的,喬家人攤前生意這么好,讓他們有了急迫感。
得趕緊把能吃的小吃做出來。
比起那邊,喬家卻是從容不迫的,忙中有秩序。
誰負責收錢,誰負責鍋里,誰負責處理食材,都有分工。
看到宋家搬走的食材掉出來這么多蟲子,幾個孩子也明白了,為什么鐮兒姐和老大都讓他們看著宋家人把食材偷走。
今天真是看了一出好戲,看得渾身舒暢。
喬鐮兒不做辣椒醬了,費時費力嗆人,可是又有人來問。
她干脆把配方告訴客人,讓客人買干辣椒和小米辣回去自己做,這樣一來省成本,二來她這里省功夫。
再說,她現在空間里的食材供應豐富,想買多少都有,直接賣食材才是最快捷的。
客人一算,一份辣椒醬十五文錢,才有小半斤,一斤算下來,可不得三十七文錢。
而一斤干辣椒二十文錢,一斤鮮小米辣十文錢,三十文錢總的可以買兩斤了,再加上其他的料,能做出兩斤多的辣椒醬。
直接買食材回去做,的確是省了不少錢,于是,大家都是大幾斤辣椒小米辣地買,買的人越來越多。
又有幾家酒樓來買辣椒,因為他們從明月樓生意的火熱發現了,客人們很喜歡吃辣,特別是這種直接的辣。
蘇廚子把餐桌上辣味的市場打開了。
來的不僅僅有酒樓飯館,還有那些做腌菜的,甚至這條街上的小吃攤主都來這里進辣椒。
很多小吃裹上辣椒,口感又上了一個層次。
喬鐮兒一抬眼,蘇廚子不知道什么時候來了,笑瞇瞇站在一邊。
而上一次蘇廚子出現在這里的時候,是一臉的不茍言笑。
“丫頭,再給我來三百斤干辣椒,三百斤鮮辣椒。”
馥桂樓和玖味樓是先用這些食材的,但是先用這樣的辣椒,卻是明月樓。
大家都吸引到了不少的客源。
現在他每天都在研究用辣椒做菜品,放多少辣椒,什么時候放,都有講究,因為他很清楚,其他的酒樓也會跟上。
他先做的辣味,他要讓辣字成為明月樓的一塊招牌。
經過晝夜不休的研究,蘇廚子又拿出了好幾道自認為不錯的辣味菜肴,已經讓客人免費試吃過,都說味道好,他知道大賣有望,所以一買辣椒就買這么多。
“好咧,大猛哥小猛哥,過了秤,就給蘇叔叔扛過去。”喬鐮兒熱情地說道。
“成。”二人人手腳麻利,把干辣椒和小米辣下稱,給蘇廚子過了眼,然后扛去明月樓。
蘇廚子讓跟著的小二付錢,要這么多辣椒,就去了九兩銀子。
但是比起酒樓生意的火爆,這點成本算不了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