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邊蒯越續而說道:“而劉益州為人坦蕩,見文聘思念家人,無意強留文聘留在漢中……是以張肅此趟來到襄陽,暗中有意為劉益州分憂,他本是打算將文聘的家人接到漢中,如此一來,一家團聚下,文聘必然愿意留在漢中,張肅此行出使有所建樹,也可在劉益州面前露個臉……只是可惜……”
“可惜什么?”蔡瑁猛的往前一俯,言語有些焦急的向蒯越問道。
“可惜文聘的家人,因為第一次上庸兵敗的事情,被有司羈押,張肅身為使者,不好插手荊州內務,卻是不得載送文聘的家人到漢中……”蒯越面露微笑,他開口道:“若是將軍能促成此事,將文聘的家人交于張肅。”
蒯越指著面前的良馬說道:“區區一匹良馬,還怕張肅不給嗎?”
一言至此,蒯越收起微笑,他皺眉道:“只是放過文聘家人的話,執法不夠公正,對不起第一次上庸之戰戰死的荊州士卒了……想來還是算了吧。”蒯越搖了搖頭,他覺得他的提議不夠正大光明。
“話不能這么說。”蔡瑁連連擺手:“文聘雖說貪功冒進,可也是立功心切的緣故,文聘幾番為我荊州征戰,沒有功勞也有苦勞,況且文聘的過錯,于他的家人何辜……往日我常常念及文聘的功勞,有意釋放他的家人,如今即是劉益州看重文聘,那是文聘的福分,我當遣送文聘的家人到漢中去。”
‘一石二鳥,我真是聰明。’蔡瑁說完這番話后,露出了一個念頭,將文聘的家人送與張肅帶去漢中,一來文聘就不會回到襄陽,安心的留在漢中,他貪功委過的事情就不會暴露,二來張肅就欠了他一個人情,用這個人情來換取張肅的良馬,真可謂美哉。
“這……蒯越神色搖擺不定,似是有些糾結,但片刻后他還是點了點頭:“將軍真是寬仁,那此事便交于我,我去同張肅溝通一二。”
“那就拜托蒯君居中聯絡了。”蔡瑁面露得意的笑色,一副志得意滿的樣子。
……
入夜,一輪圓月高懸天空,有如一面玉盤。
未得拜訪到隱士龐德的張肅,在欣賞一番山水之后,興盡歸來的他回到了襄陽驛館的居所中,但見他的房間門口,一名青衣小廝正在候著。
見著張肅歸來,小廝小步快跑著上前,朝著張肅走去,對面張肅自是也瞧見了這名小廝,他認出了這名小廝的來處,是蒯氏的仆役,他不免心有一喜,想來拜托蒯越的事情,已是功德圓滿了。
也正如張肅所料,小廝走到近前,行禮后傳達著蒯越的話:“家主令我告知功曹,所言之事成矣。”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