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漢武帝時期起,為了打擊帝國北疆的匈奴,漢武大帝劉徹專門建立了只屬于皇帝的近衛部隊,即是傳說中的羽林軍,且招募標準為六郡的良家子,并成為了帝國的傳統。
于是乎,出身于六郡良家子,由于貼近天子的緣故,加之自身素質不錯,涌現了一批青史留名的英士,如西漢的李廣、趙充國、甘延壽,東漢的皇甫規、皇甫嵩、董卓都是典型的代表。
更是留下了一句經典的諺語:關東出相,關西出將。
而如今,劉璋入主關中,北地郡、上郡、安定郡在手,六郡之三歸屬于他,他將組建擁有屬于他的羽林軍,去掌控收攏六郡的良家子,為他征伐天下。
……
河東郡。
河東郡作為兩漢時期京畿七郡之一,由司隸校尉直接監管。
其地位于黃河東岸,地處晉、秦、豫“黃河金三角”區域的中心,西可長驅直入關中平原,直接關系到前漢都城長安的安危。
向東可經太行山與晉、豫邊界的重要關隘熾關陘、太行陘進入河洛平原,據太行之險直接俯視華北平原,可謂是兵家必爭之地。
然而現在的河東郡,卻是無人顧及的存在,除卻一些不成器的白波賊寇侵擾,別無他事,因此河東太守王邑,自出任河東郡太守到如今,他是安安穩穩的做著他的河東太守。
并且王邑趁著天子劉協東歸雒陽,遣使向天子獻上了絲綿絹帛,得到了天子的認可,獲封了安陽亭侯的爵位,成為了一名大漢的列侯。
在這種情況下,河東太守王邑的日子自是春風得意,逍遙無邊,只是近來關中有一場大的戰事,讓他有些擔心會波及于他,是以他最近有些憂愁。
不僅是王邑,還有河東郡的兩大望族,衛、范二家的領袖級別的人物,功曹衛固、校尉范先,同樣也在關注著關中的局勢,畢竟關中與河東不過是一衣帶水,甚為接近。
而這場戰事,自然是劉璋同李傕、郭汜相爭于關中的戰事。
起初,河東太守王邑、功曹衛固、校尉范先等人,議事之際,多是認為兩虎相爭,懸而未決,恐難分勝負,雖是劉璋一方兵力占優,可李傕、郭汜這些涼州悍將甚為驍勇,麾下更有涼州鐵騎,戰事當曠日持久矣。
然而令河東太守王邑、功曹衛固、校尉范先等人未曾想到的是,關中的戰事很快有了結果,且地近關中的他們,能很快得到關中的訊息。
于是河東太守王邑、功曹衛固、校尉范先等人知道了李傕、郭汜授首的消息。
河東郡郡治安邑的縣寺之中。
“何其迅也,真若是迅雷一般。”校尉范先感慨的道了一句,他對關中的戰事這么快就有了結果,很是驚奇和震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