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此甚好。”
“應當如此。”
杜畿的話,迎來了一片的應和之聲,在場的游子對杜畿的計劃很是滿意,他們或是點頭,或是出言應了下來。
接下來的日子里,杜畿忙不迭的準備起了返回關中的路上所需的糧食、帳篷等物,說起來他一個壯漢,其實用不上帳篷,路上隨便找一間破屋,或是直接露天休息也是無妨,可念著他的繼母,他自然是要準備一間可以收納搭起的帳篷。
就在杜畿和他的同鄉熱火朝天的為回歸故土做準備的時候,從關中傳來的一道消息,讓他們頓時欣喜若狂,甚至于一個個走在路上的時候會突然莫名的露出笑意,仰天長笑起來。
無他,蓋因他們得知了李傕、郭汜伏誅的消息。
自董卓受戮之后,關中之地,以李傕、郭汜為首的涼州賊寇,攻略郡縣,殘害士庶,他們這群流落到荊州的游子,對李郭二人皆是有著深仇大恨,一時間聞得李郭的死訊,他們自然滿心歡喜,難以自已。
關中子弟的同鄉會上。
“杜君,李傕、郭汜二賊伏誅,可知天理循環,報應不爽。”有人向著杜畿發聲道,語氣里是直沖云霄的快意。
而知曉了李郭受戮消息的杜畿,他的神色稍稍端正些,沒有過分的喜色,但快意之色,在他的眉目之中,亦是顯露的無疑,他應和了一句道:“天理循環,報應不爽。”
“杜君,我看我們可以出發了,李郭既然受戮,關中當無他事了。”游子中有人向杜畿提出了建議。
杜畿點了點頭,他微笑道:“諸君,我等游子,當歸鄉矣。”
緊隨著杜畿的這句話,眾多關中游子中隨即迸發出了一道齊聲齊心的應和,人群之中不免有人落淚,他們這伙流落荊州的關中游子,流離外鄉數載,卻是總算到了可以歸鄉的時候了。
……
吳郡。
自擊潰會稽太守王朗,拿下會稽郡后,江東的地界表面上盡歸孫策所有,他分派麾下將帥,任以地方郡守縣令之職,有意將江東把控在自己的手里,而不是白白的去替袁術打工。
這過去一向發生的事情,讓孫策被反復無常的袁術惡心的實在是不行了,先是袁術許諾給他的九江太守,袁術不給也就算了。
而后袁術當著一眾文武的面,說是只要他拿下廬江郡,便任他為廬江太守,他滿心歡喜的,苦苦奮戰兩年拿下廬江郡后,袁術立即就任了老部下劉勛當了廬江太守。
是故如今的情況,吭哧吭哧的為袁術白干了幾年苦活累活,一點大些的好處都未拿到,被袁術當做猴耍,孫策自是積怨在心,心中憤憤然矣。
‘這等人,也配得上四世三公、經學傳家的底蘊,連我等武夫都不如也。’孫策念及往事,他的心中是憤憤不平,對袁術失望至極的他,心中有了自立的打算,尤其是如今盡得江東地界的當下。
“文表、子正,以你二人之見,我如今布置江防,斷絕同袁術的關系可否?”孫策朝著他的謀士秦松、陳端問道。
這里他沒有招來彭城人張昭、廣陵人張纮,蓋因比起作為賓客的秦松和陳端,張昭和張纮皆是純良君子,不宜同張昭和張纮商談背主而立的事情來,而秦松和陳端就沒有那么多的顧忌了。
秦松和陳端聞言皆是靜默了片刻,二人在思考此事是否合乎時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