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諾,明日當引見于明公。”荀彧恭聲道了一句。
……
壽春。
路中悍鬼袁術近來心情很是開懷,蓋因他最近勢力發展的很不錯,一掃舊時的頹唐之風,有了飛騰之意。
首先是淮南之北的徐州,同他交兵抗衡的徐州牧劉備……準確來說,自任徐州伯的他,并不認可劉備徐州牧的職位,他只將劉備還當做平原相。
劉備在盱眙、淮陰同他相持的時候,為收留的呂布所襲,說起來,也是他致信誘騙呂布反叛的劉備,經此一事,如今的徐州到了呂布的麾下,而他,也去了劉備這一個大敵也。
接著是淮南之南的江東之地,自他遣江東猛虎孫堅之子孫策渡江之后,江東的地界現下大半已經歸于他的治下,就只還有一些深險之地未曾討平而已。
如今,袁術自覺徐、揚之地皆歸他的統屬,此外豫州的黃巾軍、并州黑山軍和白波軍也都是紛紛響應于他,恍惚間,他有一種大半天下皆在手中的感覺,不免志得意滿,春風得意了起來。
尤其是當下,袁紹處有臧洪舉東郡叛亂,加之太行山群盜的威脅,以及河間郡易縣屯駐的公孫瓚,逼近著袁紹的腹地,此時袁紹方的勢力在袁術看來,面對著多線作戰的危局,說不得什么時候就敗亡了。
‘該死的婢子,若是有一日投奔于我,我當好好羞辱一番。’袁術快意的展望著未來,他仿佛見到了袁紹敗亡的結局,見到了袁紹向他跪拜求饒的模樣。
而曾經多次擊敗他的曹操,先是為至交張邈和謀士陳宮所叛,歷經寒暑,方才平定了叛亂,袁術可是聽聞了,曹操連軍士的饑餒溫飽都存在問題。
此外袁術聽到了一件秘聞,言是曹操的軍中曾以人脯充饑,就曹操眼下的境況,遠不及他占據富庶的淮南,衣食無缺,喝的是蜜水,吃的是粱肉,甚至于吃不及,乃至于腐爛了。
袁紹、曹操這兩位大敵的困頓,讓袁術每每聞之都欣喜異常。
在這般鮮花著錦、烈火烹油的絕妙局面下,袁術升騰起了一個念頭,或者說,是他一直按納于心中的想法,只是逢著眼下大好的局面,他決定拋出來。
而這個念頭,便是建號仲氏,稱帝一方,至于他敢稱帝的底氣,來源于他當下的諸般情狀。
說到身份,他出身于汝南袁氏,四世三公,人脈深廣,門生故吏遍布天下,朝中、州郡官員,哪一個不與袁家沾親帶故?其中不乏身居高位之人。
說到勢力,如今他坐擁揚州的大半和徐州的廣陵、下邳兩郡,以及豫州的汝南和沛國等地,坐擁揚、豫、徐三州十一郡之地,整個大漢的東南幾乎都屬于他的勢力范圍。
說到盟友,有徐州的呂布和他結盟,又有豫州的黃巾軍、并州黑山軍和河東的白波軍與他遙相呼應,聲威顯赫,被于天下,四方之士,無不知曉他的名字。
有如此的身份、勢力和盟友,袁術自認不稱帝都說不過去了,也唯有稱帝,才能符合他的身份,不然便是辱沒了他四世三公、雄踞東南的威名。
一念至此,袁術的心中越發的火熱了起來,他等不及了、也不愿再等了,稱帝,稱帝,稱號建制、自置官署。
逢此亂世,得遇天時,這是上天給他的機會,也是他謀求到的時機。
漢德即衰,袁氏當繼也。(本章完)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