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此時,他們牽掛的親人正被捆在歸航的船上,承受著海浪的顛簸和未知的恐懼。
海面上,埋伏的戰船已經等得不耐煩。領頭的千戶皺著眉頭,看了看漸亮的天色,“不必再等,直接迎上去。”
“可是千戶,這樣就不是伏擊了……”副將有些猶豫。
“天都亮了,難道那些倭寇是瞎子?”千戶冷笑一聲,“正面迎戰又何妨,我大明水師還怕他們不成?”
士兵們齊聲應和,戰意高昂。刀劍出鞘的聲音此起彼伏,混合著海浪的咆哮,仿佛一首即將奏響的戰歌。
另一艘船上,清微掐指算了算,神色平靜如水。晨光映在他的臉上,為他增添了幾分超然。
喬臨站在一旁,看著遠處漸漸泛白的天際,“大師可是在算岸上那些人的安危?”
“善人不擔心這場海戰?”清微反問,目光深邃,“大海無情,翻船之后能活命的寥寥無幾。”
喬臨搖頭一笑:“既然來了,便不懼死。再說,咱們的海軍必定能。”
“喬公子倒是出人意料,”清微輕撫佛珠,“我以為你是個避事的性子。”
“避事也要分清輕重。”喬臨望著遠方,聲音堅定,“無謂的麻煩自然要躲,但有些事,避無可避。”
清微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:“當初我讓你離開,你為何不走?”
“因為這便是避無可避之事。”喬臨的語氣平靜,卻透著一股決然。
“為何?”
“為朋友,為沿海百姓,也為大明。”
一聲嗤笑打斷了他們的對話。江湖人段安倚在船舷上,抬著下巴道:“說得好聽,我就實在——為了揚名立萬罷了。”
清微和喬臨都沒有理會,繼續望著遠方的海面。海風吹起他們的衣袍,獵獵作響。
孟秋背著藥囊走來,眼中帶著幾分不屑,“志向短淺就算了,何必還要說出來讓人笑話?”
“你!”段安漲紅了臉,指著孟秋,“難道你敢否認你的目的是……”
“我敢說,”孟秋打斷他,聲音淡然,“你信也好,不信也罷。”
段安突然想起一些傳聞——五年前太皇太后病重,正是眼前這個低調的醫者,用一套神奇的針法救回了太皇太后的性命。可他從不張揚此事,甚至很少有人知道這件事的真相。
“這世上,總有些事不需要理由也要做。”喬臨輕聲說,目光望向遠方。
海面上的霧氣漸漸散去,露出了天際的一抹紅霞。清微忽然開口:“他們來了。”
遠處的海平面上,黑點漸漸清晰,化作六艘戰船的輪廓。船帆在晨風中獵獵作響,船身破開浪花,朝這邊駛來。
甲板上的士兵們紛紛握緊了兵器,眼中閃爍著戰意。海風呼嘯,戰鼓擂動,震天的鼓聲回蕩在海面上。
海風呼嘯,浪濤翻涌,咸腥的海風夾雜著血腥味撲面而來。
戰船上的氣氛緊張而凝重。喬臨站在船頭,目光如炬地望著前方的倭寇船只。他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腰間的佩劍,眼神中閃過一絲凌厲。這些倭寇肆虐沿海,燒殺搶掠,今日終要討個說法。
“少爺,”琦蕭站在一旁,眉頭微皺,“倭寇兇殘,不如讓我先上前探探虛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