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羊等當然不能養在堡內,只得建在堡外。在百戶渠的末端,這里已經淤塞廢棄,由于大水車的引水灌田,水流到了這里,便匯成了一片的水洼之地。
王斗讓人在這里挖了幾個魚塘,在魚塘的上方用土墊高,在這里建了幾個豬圈。在豬圈的旁邊,又建了一些的鴨圈與雞圈。
以后豬吃豬草與糠,雞鴨或是吃豬的糞或是自己出去找吃的。下面的魚則可以吃豬糞、雞糞與鴨糞。這些糞吃不完的,還可以拿去肥田。形成一種循環飼養方式。
此外離畜場不遠,隔著一片洼地與水溝,還種了十幾畝的菜地,以供養靖邊堡的軍戶吃用。菜地的肥料,就可以取之于各種雞鴨豬糞。
王斗的規劃,不但讓靖邊堡的軍戶們新奇,就是此后辛莊,董家莊與舜鄉堡的軍民聞聽的,多有好奇地趕過來看熱鬧。
其實王斗的做法并不新奇,這種循環飼養方式,在明萬歷年時蘇州常熟一戶叫譚曉的人家就有做過。
崇禎八年六月初,齊天良帶著那些軍戶浩浩蕩蕩的回來,買齊了王斗所要的東西。
此行他跑了很多地方,最遠到了懷來城內,他向王斗匯報此行經歷時,嘟嚷的只是罵現在大明物價之貴,往日一頭小豬仔只要銀六錢,現在要一兩多。往日一頭可產仔的老母豬只要銀錢十兩,現在升到了十三兩。加上購買魚苗,雞鴨苗等,此次他帶出去的銀子又花光了。
不過豬仔,魚苗等買齊后,這個百戶渠畜場便也開始正式運轉。
王斗讓陶氏選用了一批靖邊堡的婦女,一些老弱男子,還有一些有勞動能力的孩童去放鴨放羊,養豬種菜。
他們的月糧工錢同樣也是由堡內支付,這讓這些得到工作的靖邊堡軍戶都很高興,他們又多了一條補貼家用的路子,讓家人可以過得更好。
……
現在的靖邊堡城內,一排排的都是軍戶的營房,分幾條街巷隔開。
很顯然的,現在堡內各軍戶沒有獨自購買土地與建蓋房屋的能力。而且堡內的空余土帶也不多了,所以家家戶戶都是住于營房內。現在的靖邊堡也是嚴禁外人隨便進入。如有堡內軍戶要帶外人進入的,事先都要經過報備,事后也需要仔細的盤察。
在堡外興建畜場的同時,王斗還決定在堡內興建一個公共澡堂,這是王斗盤算良久的。
北地用水向來不便,特別是眼下大明氣候越來越干旱,各地用水就更是困難。連保安州這個相對較好的地方,很多人都是洗澡困難,特別是女性,除了新年、端午與中秋三節外,她們平常都不怎么洗澡擦身。這容易造成各種疾病的流行。
從明中期起,大明許多地方興起了公共浴池澡堂,不過這僅限于一些大城市,而且出入澡堂者以男性居多,女性多半還是在家里沐浴或擦身體。
所以在建好畜場的同時,王斗決定調動人力在堡內興建一個公共澡堂。
這顯然很受堡內軍戶的歡迎,沒人不喜歡洗澡的,不過建澡堂就是需要許多的水與煤炭,成本不小。
不過王斗還是建了,地址就選在西街,離街角一口水井的不遠處。同時在澡堂內又打了一口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