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們紛紛鼓噪,只是不愿意再次攻城,特別是那幾個甲喇章京,見自己甲喇中的輔兵紛紛倒在明軍猛烈的銃炮之下,己是心寒。壕溝還沒填上就死了這么多人,繼續攻下去,攻個兩天,三天,還要死多少人?
一個甲喇章京一千五百人,就算死個二百人,也是讓整個甲喇元氣大傷。而且甲喇中的勇士死光了,讓他們去做光桿甲喇章京?到時旗中可有人口與勇士補充下來?
看城頭明軍的堅決,驅趕明人百姓填壕也沒有意義,徒然讓城頭明軍大殺俘虜,折損自己軍中士氣。該地守將更是自己生平僅見的果敢狠辣,他也不會因為驅趕百姓填壕就停止守城。
要攻下這個沒有意義的城池,需要流下不計其數旗中勇士的血,他們付不起這個代價!
見盟軍與手下部將鼓噪,阿巴泰眉頭緊鎖,此時他心中己生退意,不過自己大言放出,全軍氣勢如虹而來,卻是灰溜溜回去,這不是讓他這次軍事行動成為一個笑話嗎?
以后自己威名何在?鑲白旗軍士在這城池下折損的士氣,又如何彌補?
正在這時,卻見東面幾騎滾滾而來,看他們的衣甲旗號,卻是武英郡王阿濟格的部下。
看這些人急急而來,阿巴泰等人都是驚訝張望,阿濟格的大部不是在延慶州嗎?怎么他們到保安州來,難道出了什么事?
那幾騎急急奔來,遠遠的他們便大呼道:“武英郡王有令,饒余貝勒阿巴泰,速速從保安境內退兵……”
“我大清兵己攻下明國昌平、居庸等地,我西路軍馬盡數入關,合東路之兵攻取明國京畿之地。”
……
崇禎九年七月初,清兵入寇,一路攻取獨石口,一路攻取喜峰口。
清兵入喜峰口,明巡關御史王肇坤激眾往御,不敵,退保昌平。十日,昌平被圍,王肇坤與守陵太監王希忠,總兵官巢丕昌,戶部主事王一桂、趙悅,攝知州事保定通判王禹佐分門守御。
十六日上午,居庸關從內側被攻破,十六日晚,昌平兩千朵顏蒙古兵作為內應,引清兵入城,巡關御史王肇坤戰死,同時戰死的,還有戶部主事王一桂,保定通判王禹佐,守陵太監王希忠,判官胡惟忠、吏目郭永、學正解懷亮、訓導常時光、守備咸貞吉等人。
總兵巢丕昌出降,清兵焚天壽山德陵。
東路軍攻破昌平、居庸,阿濟格聞報大喜,在他準備與東路軍匯合的同時,還在十六日緊急派出使者傳令正在四處劫掠的阿巴泰、揚古利等人,讓他們率軍到延慶州與自己會合,合東路軍人馬,依戰前方略,準備合兵劫掠大明富庶的京畿之地。
……
聽了該使者的傳令消息后,阿巴泰頗為失望,同時心下又暗暗松了口氣。
他身旁的眾將則是非常歡喜,總算可以名正言順的退兵了。
阿巴泰看了一會身旁喜形于色的諸將,他提高聲音道:“傳令,退兵!”(,如欲知后事如何,請登陸www.,章節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!)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