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所以如此,是因為李光衡的性格較直爽,說話不懂拐彎抹角。很不得上峰田昌國的歡心,上官不賞識,想升遷那是妄想,幸好自己女婿韓仲是個伯樂,發現了岳父這匹千里馬。
韓仲還透露一個消息,岳父雖身為保安州的世襲百戶,然祖上如操守大人一樣,也曾在戚家軍的麾下南征北戰。聽到這里,王斗更感興趣,急招李光衡前來一見。果然這個面目粗獷,身材魁梧的中年將官很不簡單。
不過他的性子確如韓仲說的那樣,這樣的人,或許只有王斗才能忍受。換了任何一個上官,都不會喜歡這樣的屬下,雖然他們很樂于讓這樣的人去做炮灰。一看到李光衡,王斗就想起后世那些幾十年都移不動位子的老干事,老xx,老xx等。不過這樣的人才。卻是王斗需要的,當即他向千總田昌國要人。
王斗向田昌國要人,他哪敢不同意?不過田昌國被王斗招來,聽了王斗要的人后,他臉上的表情很奇怪,心想:“看不出啊,老李這么死板的人,什么時候抱上操守大人的大腿了?此人不聲不響的,城府太深了!”
忽然他恍然大悟:“他的女婿不就是那韓仲嗎?原來如此!”
一時間他頗為后悔:“為什么自己生的都是兒子,就沒有生下一個女兒呢?”
……
崇禎十年二月底,隨著王斗的一紙調令,時保安州城千總田昌國麾下,任職管隊官的世襲百戶官李光衡調往舜鄉堡,在高史銀的部下擔任管隊官之職,這樣高史銀部下就有兩個管隊官,一個楊通,一個李光衡。與李光衡一同調往的,還有原把總池登善部下,時任甲長的保安州小旗官高尋。
對王斗的安排,二人都表示滿意,雖說在外人看來,從繁華的州城調任到偏遠的舜鄉堡去,很多人認為不值得,不過在二人看來,那舜鄉堡是操守大人發家之地,那高史銀同樣是操守大人的心腹之一,在高史銀麾下任事,戰事多,升遷機會多,可以靠自己的本事,盡展胸口所學。
李光衡前往舜鄉堡上任時,帶著十個家丁,他原來一隊兵的兵額是五十人,不過也有六、七個的空餉,在州城這個地方,己經算是非常潔身自好了,不過現在王斗軍中,一隊兵的兵力是七十四人,連家丁在內,李光衡只有五十四個兵,這樣他還差了二十個兵。好在高尋領了一甲的兵力補充到他的隊上去,不過還差了十個兵,只得以后慢慢補充了。
二人風塵仆仆,一到舜鄉堡,就被堡內外嶄新的氣氛所吸引。
……
高史銀將要領兵出戰剿匪的消息在舜鄉堡傳開,堡內軍戶個個羨慕,那些將要出戰的軍士洋洋得意,眉飛色舞。舜鄉堡這個地方,可說家家戶戶都有男丁入伍參軍,各家的收入,除了操守大人分下的田地外,就是靠自家男人的殺敵繳獲分賞,平日里誰家男人立的軍功厚,分到的繳獲多,他家內的女人孩子說話的聲音在鄉鄰中都大了幾分。
幾年下來,王斗的軍功繳獲賞賜制在舜鄉堡己是深入人心,眼下大明這種天災世道,就算家內分有田地,也只能勉強讓家小過上溫飽的日子,要想妻兒喝酒吃肉,還要靠自家男人殺敵的本事。
而想要有繳獲賞賜,也需自家男人有出戰的機會不是?因此高史銀爭取到首批出戰的機會后,他便以功臣自居,在部下面前得意洋洋,他走到哪里,迎來的都是部下們敬佩的目光,各家屬們宴請他喝酒的人不斷。
高史銀從保安州城回來后,便操練軍士甚急,此時在舜鄉新堡的東面孤孩營房內傳出一個聲音:“月娥姐,你真的想清楚了嗎?那出戰剿匪非同小可,一個不小心……我們這七個結拜姐妹,好歹也分到了五十畝田地,不若安心耕種,好好過日便是。”
許月娥此時己拿好了自己的長槍,左手上還持著一個自己包扎的盾牌,她身上穿著皮甲,頗有英姿颯爽的味道。
聽著姐妹的擔擾與勸阻,她冷冷說了一聲:“土里刨食,有什么出息?我也要隨軍出戰,立軍功,拿賞銀。讓那些看扁我們的人瞧瞧,我許月娥,不會輸給他們!”(,如欲知后事如何,請登陸www.,章節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!)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