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雖然好吃,但自己命更重要,哪個輕哪個重,百姓們心中有數。
“怎么沒有一個愿意填壕的好漢?”
在中代屯被擄百姓圈聚點,看挖土的民夫黑壓壓站了一片,填壕的民夫卻一個都沒有。一個舜鄉軍輜兵把總非常不滿,他叫道:“你們中就沒有一個帶把的人嗎?”
他目光掃去。眾人都是下意識避開他的目光。
把總正在失望,忽然一個粗豪的北地口音響起:“我去!”
卻是一個三十余歲,滿腮虬髯的壯實漢子走上前來,身旁還有一個相貌平平,雙目陰鷙的男子。二人排眾而出,那壯實漢子道:“小人巫大本,與我家大哥愿為王師效力,掘土填壕。”
把總斜眼相睨:“你要想清楚了,填壕時有可能挨上韃子一箭。”
巫大本傲然道:“不就韃子的弓箭嗎?算個屁。”
把總贊道:“好,有種。把兩位好漢帶到一邊去。”
在二人帶動下,紛紛有一些男丁青壯出來,他們豪情萬丈:“巫爺說得不錯,不就是韃子的弓箭嗎?不算什么。”
“大碗喝酒。大口吃肉,活得才痛快!”
“前幾天我老婆孩子就餓死在這里,我要殺韃子,為她們報仇!”
“俺三年沒吃肉了,終于有肉吃,為什么不吃?”
一個四十余歲的男子站出來。一襲長袍,面容清雋,卻是一口山東口音:“小人陳旭,偕同膝下三子,愿為王師效力。”
他身后站著三個男子,都是二十余歲,果然長得與他有點相似。
把總更是歡喜:“好,將這四個好漢請到一邊去。”
陳旭的身后還站著一個四十余歲的婦人與一個十余歲的少女,似乎是他的妻女。見男人要去填壕,他妻子頗為擔憂,拉住他的衣裳道:“官人……”
陳旭柔聲寬慰他的老婆:“沒事的,夫人不必擔憂。”
他嘆道:“酥兒早想吃肉,奈何我等被擄,這個年節與正月,每日在這里忍受饑寒,連粗黑饅頭都吃不上。正好有此良機,捎一些肉食回來與她吃喝。”
聽他這樣說,他女兒陳酥娘不由哭泣,拉住父親的手不讓他去。
陳旭寬慰女兒幾句,他目光深沉:“二弟、三弟死于韃子刀下,我這個做兄長的,早想為他們報仇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