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全軍到達,糧草無憂,我師便對汝州之賊發動雷霆攻擊。汝州致郟縣不過百里,這么短的路程,不懼流賊截斷糧道,便是前鋒兵馬遇賊攻擊,也當援救便利。”
王斗沉吟良久,微微一笑:“便如陳軍門所言。”
……
當日,王斗便隨陳永福入開封府面見河南巡撫李仙風,聽其面授機宜,領取相關的公文手續。兩日后,王斗隨河南副總兵陳永福誓師出征,臨行前,巡撫李仙風領開封府大小官員送行,還有當地士紳犒賞,場面做到十足。
除留孫三杰輜重千總一總的兵力留守朱仙鎮,看護營地內的糧米銀兩外,余者的舜鄉軍全部出動。陳永福也領他的前鋒營傾巢而出,連軍士,家丁在內,約有二千五百人,此外還有一些運送輜重的民夫。
雙方合兵萬余人,算是聲勢浩大。
行軍便是取道開封——蔚氏——長噶——禹州——郟縣的路線。
崇禎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,禹州境內。
冷風劈面貶人肌骨,崇禎年的十一月,己是后世的十二月初,這大明的豫東之地,寒冷不會差于京畿一帶。嚴寒之下,行走的這只軍隊,很多人頭臉都包得嚴嚴實實。
環顧四野,似乎有千里無人煙的感覺,到處殘垣斷壁,四下蕭條,只余路上的屢屢白骨,遺尸骴骼。一路過來,開封、蔚氏還好,進入長噶地界后,王斗又有了當日行走在彰德府,衛輝府諸地的感覺。
各樣旱、蝗大災是其一,不說還沒到達的郟縣,那邊早己被流寇毀去。便是長噶、禹州一帶,己是流寇肆虐的重要地帶,兵匪反復掃蕩后,當地想找個完整的村子,真的很難。
能幸存的,一是各地的州城縣城,二便是那些聚團的大村落,或是臨山近河的大寨,幾個,十幾個村落合并一起。不論這些大村或是大寨,無不是圍深濠,布密箐,高筑牛馬墻。有些寨墻之深厚,一點都不會差于當地縣城州城,似乎郟縣內有一座臨灃寨,抗戰時連日軍精銳部隊都久攻不下,只好灰溜溜繞道而去。
這些大村大寨,一般為當地豪強或是高姓大族才有實力建筑。他們結寨自保,在亂世中搖擺不定,在流寇,官兵,清軍中搖來搖去,一切從自己的家族利益出發。
豫東之地土地平曠,除了平原還是平原,除了黃土地還是黃土地,四周寂靜無人,連樹木都很少。寒風夾著雪粒撲面而來,更增加四下的凄涼靜寥。
“王將軍,依腳程,今日我軍可到達郟縣,讓將士們好好歇息。行軍幾日,將士們可累得慌。”
王斗策于馬上,正在眺望思索,他身旁的陳永福突然說了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