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時流水般的傳令兵將闖王的號令傳了下去,本來旗號最便,不過那些饑兵還有頭領有幾個看得懂旗號?不說他們,大明軍備廢黜,很多朝廷將官都看不懂旗號。
“殺退官兵后,全軍酒肉犒勞……”
“斬殺官兵者,一級賞銀五十兩,甲一副,上好兵器一把……”
“敢后退者,斬殺當場!”
隨著闖王的命令一道一道前來,前軍的饑兵們雷動起來,饑荒時代,對生死早己漠然,能有酒肉吃,或是戰后封賞,不論是在闖軍中有個好前程,將來回到鄉里也能過一段舒心日子。
眾人紛紛道:“跟那些官兵拼了。”
“人死鳥朝天,老子早就活夠了。”
各陣的首領親隨更是拼命鼓動起來,不比步卒、馬軍一隊人數有所定額,饑兵組織分散,多是同城同鄉的鄉親,甚至整村的人都在一起。以有威望之人,或是亡命悍勇之徒為核心。這種裹脅饑民,每遇戰事,除了實在太老太弱太小的人留在營中外,便是一些青壯婦女,十一、二歲的少年,多有持長矛木棒立于陣中者。
一時間,各饑兵陣中,哪些隊比較悍勇的,或是哪隊中比較強悍的勇士,紛紛組織起來,排在首先攻擊的隊列。各人神情激動,拼命給自己打氣。
官兵的火炮仍在轟擊,忽然闖兵中軍陣地一聲炮響,聲嘶力竭的吶喊聲響起,無數面黃肌瘦的饑兵沖出陣地,高舉兵器潮水般向官兵軍陣涌來。
王斗舉起千里鏡看去,一波一波的饑兵出動,前后不絕,人海茫茫,有如浪波般涌動。聲勢不小,真是人海戰術。
陳永福放下千里鏡,神情凝重,對王斗說道:“我師畢竟人少,不能這樣與他們消耗!”
王斗點頭,看闖兵的攻勢,除了正中外,還有外弧眾多的饑兵正沖而來,看其意圖,或是一起攻擊正方,還極有可能趁機攻擊自己的兩翼。畢竟闖軍這種內弧戰陣,有這個優勢。
王斗立時傳令,炮軍繼續轟擊。轟散正面攻擊的饑兵們,火銃手長槍手準備作戰。又傳令兩翼的騎兵,視軍情不定,出動隊總。擊潰那些朝兩翼奔來的饑兵們。若他們潰逃,可以驅趕其沖擊中軍或是馬軍陣地。
戰前王斗與陳永福的戰略意圖是騎軍與闖賊精騎作戰,不過闖陣極厚,馬軍、精騎被饑兵們重重包裹在內,要想與之作戰。還需擊散外圍的饑兵們再說。
立時中軍部旗手將王斗的將令傳到各方,各千總部,把總部都有精通旗語的旗手存在,領略中軍將令非常快捷。這又是舜鄉軍的一大優勢所在,軍情如火,誰能快一步布置到位,誰就搶占一分先機。
陳永福又舉起千里鏡看一會,對王斗說道:“闖賊正間大陣,每每賊軍潰敗時,也需派出騎手驅趕。加速其部潰散!”
王斗點頭:“陳總兵長于軍伍,此是正理。”
陳永福爽朗一笑,與王斗并肩作戰,老實說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,王斗只是參將,自己一個副總兵每每只能做配角。雖承認雙方間的差距,不過陳永福何嘗沒有表現自己,展露風華的心思?
他命令自己兒子陳德領家丁營出戰,視軍情不定,攻擊闖軍正間大陣。其潰便驅,其陣嚴整,便退。
看王斗要說話,陳永福擺了擺手:“王將軍勿要勸說。戰場沒有父子,只有兵將,陳德雖是我兒,也需奮勇殺敵。”
得到陳永福命令,陳德興奮地應了一聲:“是,父親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