幕僚們極為詫異,走出大殿,竊竊私語去了。
很快。此事便在新野城內外傳開,一時城鄉轟動,有銀子派下去,城內外諸多酒樓面館極為賣力,而且鄉民爭動,拿出家中大桶,人人去河中挑水,讓舜鄉軍將士們洗個舒服的熱水澡,然后快美吃面。
而王斗此舉,也在新野留下一段佳話,傳為美談。
王斗同樣舒服的洗了個澡,換身便服,這個時間,張知縣等人一直在大殿相候。
王斗吩咐將那頭豬殺了,做成紅燒肉,每部都分一點,由于大軍沒有作戰,各人還喝點酒,去去寒氣。
大鍋的紅燒肉,大鍋熱騰騰的板面端上來,香味撲鼻,澆上臊子,熱呼呼吃在嘴里,確實舒暢無比。
其實在后世,王斗曾吃過新野板面,不過那時的臊子原料還有使用紅辣椒,此時辣椒卻沒有普及。雖是如此,味道并不差過后世,顯是有自己獨特替代之物,便如古時沒有味精,使用高湯,也極為鮮美。
大家圍繞一張大桌吃喝,張知縣與新野守備列席其中,看著王斗與麾下各將吃得香甜,也不免心中自豪。
言談中,王斗聽聞張知縣說話帶點皖地口音,不由想起自己見過的彰德府武安知縣竇維輅,果然一談之下張知縣卻也識得,卻是自己同年。聽到王斗談起武安縣的情形,不由嘆息:“明啟兄有大才,可惜時運不濟,被分到了武安縣。”
這話王斗相信,論起才能,相信竇維輅高過這張有賢,不過新野安定,武安殘破,這與時運確實有關系。大環境下,任你個人才能再高,也是回天乏術。
其中,張知縣又連連吹捧王斗的一系列功勞,還提起了不久前的汝州大捷,顯然也是關心時局之人。
王斗微微一笑,心想洛陽大捷的消息還沒有傳到,等過段時間,你更驚訝吧。
其實張知縣心有疑惑,早前聽聞闖賊數十萬大軍圍困洛陽,這王斗也領軍去救,怎么又在這,難道闖賊敗走了,這不可能吧,幾十萬大軍啊。還是這姓王的私下脫逃?這話卻不好說。
王斗又問起楊嗣昌情況與襄陽城的動靜。
張知縣答道:“楊閣部大軍十萬眾,直追入川,獻賊插翅難逃。”
又道:“襄陽軍府重地,餉金、甲器皆聚于城內,每門有副將防守。城內有襄王,知府,巡道,固若金湯,未聽聞有什么異狀。”
王斗點頭,顯然的,不論是襄陽城,還是附近官將,都想不到張獻忠會輕取城池吧。
他心下沉吟,依歷史,由于左良玉的緣故,張獻忠、羅汝才部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,順利地出了夔門,經巫山進入湖廣。正月二十五日,他應該攻克了興山,殺官軍守將吳國懋,知縣劉定國。然后東進至當陽,荊門一線,探得襄陽城守備單薄,定計奇襲。
在奪得襄陽城的過程中。內應起了很大的作用,襄陽事后,奉敕前往勘襄陽失事的司禮監策筆太監王裕民題本中,就有說“奸細伏于城內”,又說“降丁盈千盈百。往來城中,不知是賊是兵”。
可以說,不論李自成與張獻忠,還是其它的流賊頭目,都非常善于使用細作內應。
王斗沉吟的時候,舜鄉軍各將也是相互使著眼色,將軍這么關心襄陽,難道那邊會發生什么大事不成?
現在軍中一直傳揚定國將軍天上星宿下凡,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不論崇禎十一年那場戰事。還是洛陽之事,都證實了將軍的先見之明,若是在襄陽又立大功,那……
……
崇禎十四年(1641年),二月初二日。
湖廣,承天府,荊門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