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斗快三十了,現有兒女九個,其中兒子五個,女兒四個,很快他們進來,依嫡出到庶出的順序,一一給王斗行禮。
長子王爭,己經七歲,長得虎頭虎腦,身材粗壯,頗象王斗,依鐘氏的話:“我這寶貝孫子,跟那臭小子小的時候,真是一個印子里模出來一樣。”
王爭本來甚是頑皮,不過進講武堂磨練后,沉穩了許多,小小年紀,己經知道拉攏人心,頗有父親王斗的幾分風范。他是堂內一干小屁孩的頭,被人尊稱為“少將軍”,接班人出眾,舜鄉軍各將都是心下歡喜。
給王斗施禮后,他高聲頌揚:“啊,父親,您就象天上的太陽,您的光輝,溫暖了東路百姓的心。您的胸懷,象大海一樣遼闊……”
廳內一干人都是竊笑,王斗擺手道:“好了好了,臭小子,你見過大海嗎?你進講武堂,就是學會怎么拍馬屁啊?”
父親喝斥,王爭也不惱,說道:“父親,孩兒進講武堂,也是學到不少東西的。”
他想了想,說道:“孩兒有一事一直不明,想向父親請教。”
王斗來了興趣,問道:“我兒有什么事情請教的?”
王爭說道:“父親出戰流賊,斬殺了獻賊巨寇,聽說崇禎初年起,大明各地就鬧流賊。孩兒不明白,為什么流賊這么多,剿了又有,剿了又有?”
王斗欣慰地看著兒子,說道:“你現在就能想到這一點,很好。”
他略一沉吟,拿起身旁糕點籃一塊甜餅,說道:“你看這塊糕點,把它比作大明整個財力。”
他掐了一小塊下來,留了大部分在手中,說道:“財力九成,是大士紳。大軍頭,大官員,大商人,還有皇族。勛貴,太監們占有,他們大多不納稅,或是納很少的稅。”
廳內各人都望著王斗的手沉思,王爭也摸著額頭在想。
王斗繼續道:“然國家總要運轉。士兵要發餉,官員要俸祿,災民要救濟,流賊要剿滅,怎么辦?占了財力九成的人不納稅,官府只好將稅征到那些只占財力一成的人頭上去。”
“然這些人本來就窮,加上天災不斷,稍一壓迫,就賣兒賣女,活不下去。膽大之輩,就起來造反。他們越造反,國家要征的稅就越多,讓越多的人活不下去,更多的人起來造反,這就是為什么流賊不斷,剿了又有的緣故。”
王爭眼睛咕嚕嚕轉動,鐘氏嘆道:“老太婆一直不明白為什么流賊不斷,現在懂得了,唉。大明這天災人禍的,何時是個頭哦。”
廳內妻妾侍女護衛們則以崇拜的目光看著王斗,很多人其實也不明白為什么流賊不斷,經大將軍這么一說。都明白了。
紀君嬌看著王斗,眼睛更一閃一閃的。
王斗道:“現在我兒明白了嗎?”
王爭向王斗施禮道:“孩兒明白了,多謝父親解惑。”
王斗道:“明白還不夠,若換成是你,你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