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夫君這人我明白,很念舊情,也很絕情,我平日撒個嬌沒什么,若是做出挑唆之事,那就完了。就算仍在府中,也是一個漂亮的花瓶擺著,這樣的女人,夫君現在要多少沒有,哪如現在紅顏知己,心下掛懷寵愛?況且我愛他,也不想讓他為難。”
紀世維愣了良久,看著女兒哈哈大笑:“還是吾兒曉事,吾無憂矣。”
……
第二日,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,還有員外郎馬紹愉等人,核定了東路的兵額,就是一萬人,其中騎兵三千。
其實東路的問題,與別處不一樣,不是兵員不足,而是精兵太多。張若麒只走馬觀花看看,就暗暗心驚,心想忠勇伯之勇,確不是說說而以。對完成陳大人交托的使命,多了幾分信心。
好在對于兵額,忠勇伯沒有太多計較,只要求朝廷將開拔銀,還有糧餉盡快解決,將士們不能餓著肚子打仗。
對這問題,朝廷早有定議,就是戶部解決一部分,鎮內解決一部分,總之一次性拔發半年糧餉下來。朝廷求著忠勇伯打仗,總不可能糧草也不給吧?
除了兵額糧草,還有靖邊軍各將封賞事宜,對這方面,朝廷倒很慷慨,出征流賊的溫方亮,高史銀,李光衡諸人,都封為萬全都司都指揮僉事,都指揮同知不等,還有大批人升賞,王斗報的將官名額,全部都準。
此外,張若麒還代表朝廷,向忠勇伯購買了精工鳥銃五千桿,威勁子藥十五萬發。
關于鳥銃彈藥的價格,張若麒向朝廷上報是每桿八兩,配十發的定裝紙筒彈藥,余者威勁子藥銀錢另算。
其實是每桿七兩,余下的差價,算張若麒等人的回扣。
面對每桿八兩的價格,日后張若麒面對各方垂詢,御史質疑圍攻,振振有詞。
精工鳥銃。大明各地打造,向來要三到五兩不等,東路火器天下聞名,自然打造難度更大。成本更高。當年徐光啟報價一副精甲預算十六兩,鳥銃一桿五兩,不見得有東路火器犀利。
而且徐光啟什么年代,現在什么年代?要考慮到物價上漲,通貨膨脹啊。
還有。看看這這銃口,幾乎毫厘不差,一色相同,以后東路子藥取來就用,不需打造不同鉛子,這中間,又節省多少銀錢?諸公若覺得價錢高了,大可以自己去談,看你每桿價格多少。
張若麟向來口才了得,他滔滔不絕。駁得各方啞口無言。
兵部尚書陳新甲為他報不平,連崇禎帝也覺得每桿八兩價格實在,特地下旨:“近來言官議論太煩,大臣亦難展布。即如張若麟,有疏參其貪帛,此又言其巧卸,使人何所適從?”
最后張若麟勝利,各方偃旗息鼓,而張郎中獨戰十御史,還戰而勝之。也使旁人刮目相看,聲名遠播。
……
此為后話不表,楊國柱,曹變蛟等人買到鳥銃子藥。急急回轉駐地,準備出征事宜,宣大總督張福臻,宣鎮巡撫紀世維,同樣滿意回歸。
臨行前,張福臻還千交待。萬拜托,忠勇伯一定要勞記為國盡心的宗旨,在錦州松山,打出大明的威風,打出宣大軍的威風。
看這老頭愁苦的臉容,期盼的神情,甚至帶著哀求,王斗只有嘆息答應。
楊國柱等人走后,張若麟一行人,卻在永寧城多留數日。
這日,張若麟拜訪王斗,賓主一番客套后,張若麟終于按納不住心事,試探問起:“忠勇伯之軍天下無雙,不過奴賊勢大,此次王師出援遼東,你認為有幾分勝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