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現在的官道年久失修,坑坑洼洼不說,上面還滿是厚厚的泥沙粉塵。有些泥坑表面平整,若一腳踏上去,粉塵就撲了你一身一臉,再光鮮的衣甲,不久后就成了民夫乞丐。
到了這個時候,那些京營戰士就唱不出歌來了,不過眾人還是堅持到通州。
此后幾天,他們便開始罵罵咧咧,拖拖拉拉,最后更是將盔甲兵器,交到隨軍的輜重隊運送。宣大各軍看在眼里,不免對他們鄙視,暗罵:“繡花樣兒枕頭兵。”
王承恩與張若麒皺眉,符應崇尷尬,他怒聲喝罵,讓這些神機營戰士跟上,不免召來很多人的怨恨,讓不久前收獲的人脈失去不少。
王斗也是搖頭,難道皇朝末世,勛貴與軍功后代,最后都會成為八旗子弟嗎?滿洲人崛起時也算武勇,到了清末,何等的德性與窩囊?這個問題何解呢,他不由深思。
……
由于天氣酷熱,此后大軍便如王斗初與楊國柱,王樸二人商議那樣,大軍正午到申時歇息,上午與晚子時前趕路,這樣總算避開了炎熱的那段時間。
這日,大軍到達玉田,哨騎來報,東協總兵曹變蛟,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各領軍一萬來合。
入援的諸位大將,山西總兵李輔明早在遼東,密云總兵唐通、薊鎮總兵白廣恩、山海關總兵馬科,也早領軍前往寧遠。他們的兵力,唐通領軍一萬,白廣恩的薊鎮是大鎮,率軍二萬,山海關離寧遠最近,總兵馬科率軍三萬。
當然,他們的本部人馬多是數千,余者官兵,多是鎮內各副將,參將,游擊等營中兵馬。
如此,算上宣大軍三鎮約五萬人,神機營前營戰士,遼東總兵劉肇基的兵馬,寧遠團練總兵吳三桂的兵馬,遼東各堡的守軍營兵,還有錦州總兵祖大壽,在錦州城有兵二萬余人,大明匯集在遼東的兵馬超過二十萬,明面上占優。
不過王斗知道皇太極很快將傾國而來,動員的總兵力高達二十四萬,鹿死誰手,還不得而知。
其實密云,遵化,玉田,都是薊鎮治下,便如王斗東路,屬于宣府鎮管轄一樣。
崇禎十一年清兵入寇,就是從薊鎮破口,為了加強京師防衛,敢戰的關寧大將曹變蛟與王廷臣,便被薊遼總督洪承疇留屯遵化、玉田,所以王廷臣雖稱前屯衛(高山海關不遠)總兵,還是駐在了薊鎮玉田。
他們名義上受白廣恩節制,其實白廣恩管不了他們。
現在二人兵強馬壯不少,除正兵營實額的三千騎兵,還各有新軍三千,都裝備了王斗給的精良鳥銃,還有威勁子藥,個個信心百倍,都想在面臨的戰事中再立新功。
大軍匯合,都是不勝歡喜,王廷臣仍是那樣豪邁,曹變蛟還是那樣沉穩,如王樸等人一樣,二人不約而同對王斗三人的帥旗車大表羨慕,又迫不及待讓王斗看看他們編練的新軍。
王斗也仔細看二人的新軍,如楊國柱編練的新軍一樣,他們營中軍士,也是一色青壯。火銃兵皆著紅色棉甲,長槍兵,著青色齊腰甲,鴛鴦戰襖紅色那面露出,與楊國柱新軍略有不同。
他們軍容比楊國柱新軍略差,好過王樸練的新軍,顯然的,二人也是下了苦工,花了不少錢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