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時王斗也在山頂,身旁跟著靖邊軍各將,右營大將鐘顯才,后營大將韓朝,中軍大將鐘調陽默默站立。炮軍營大將趙瑄,與輜重營大將孫三杰輕聲嘀嗒,騎軍營大將李光衡,則與尖哨營大將溫達興不時爭議什么。
此外,宣府總兵楊國柱,大同總兵王樸,薊鎮總兵白廣恩,遼東總兵劉肇基,援剿總兵左光先,山海關總兵馬科,東協總兵曹變蛟,前屯衛總兵王廷臣,密云總兵唐通,神機營前營副將符應崇等人,皆率麾下游擊及以上的將官隨同。
還有眾人的護衛親兵,一個山頂上,盡是頂盔披甲的將官親衛。
王斗身旁還有一些隨軍贊畫,他站在山頂上眺望原野,大地莽蒼,平川丘陵起伏。舉目望去,杏山堡在南面丘陵平原處,長嶺山直過去約五里,平川之后是一片山地,視線被擋,否則有可能望見東面的大海。
再回頭向西面看去,連綿起伏的群山巍然而立,溝壑橫生,有若黃土高原,充滿滄桑。
眼前這片土地,從古到今,發生了多少大事?王斗心潮澎湃,此時聽了張若麒的話,他說道:“張監軍所言甚是,本伯之意,也是在此立一硬寨,由我輜重營將士守護,若賊奴進攻,定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,流盡血淚。”
他在爬上山嶺山,及觀看左右后,己經有了自己的設想。
此時闡述自己觀點,長嶺山西北面陡峭,又接群山,溝壑縱橫,非敏捷者難以爬上,大軍進攻,就不用想了。重點防線是在山的東北面,東南面兩處。
這兩面坡地平緩,馬匹都可以直沖上山,特別山的東北處靠河,供應駐軍的飲水,就更為重要。
可想而知,若清軍攻擊,定然從這兩面大舉進攻,所以王斗的設想,是防效當年的巨鹿之戰,挖壕修墻,再布置火炮火槍,形成犬牙交錯的防線,木柵木寨之類的就不用了,除非在山頂核心處。
他領著眾人觀看:“此山東南,東北處,都有山道直達山頂,所以,可沿著道路,險要處,層層設立矮墻壕溝。”
在王斗設想中,長嶺山東北到東南約有四里長,從山腰到頂上,至少要有多道矮墻。墻不需要多高,到戰士的胸口處便可,火槍手可以瞄準敵人射擊,當然,矮墻可以修得厚實一些,至少可擋大炮轟擊。
壕溝卻可以挖得深一些,至少深一丈,寬一丈,這樣矮墻實事上達到四米,比得過一般的城堡城墻了。
每道矮墻相距不遠,而且沿著山勢,后一道矮墻,事實上都比前一道矮墻高得多。
墻后的射手,可以輕松瞄到敵人,又不至于射到己方戰士頭上,如此,上下呼應,形成立體的火力轟擊之網。
:<a>https://m.cb62.bar</a></p>